快乐读书吧带书专场讲述了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尤其是在咸丰皇帝继位后,他仍然得到重用的故事。这一切都体现了曾国藩在为官过程中高超的权谋技巧。虽然在太平天国之乱中,咸丰皇帝曾多次压制曾国藩,尽力剥夺他在地方上的权力,但这一切都源于当时朝廷的腐化和军队的无能,咸丰皇帝深知如果让权臣拥有过多权力,必定导致政治混乱,因此才采取这些措施。
在封建社会,朝廷用人讲究“每朝天子每朝臣”,每一任皇帝继位后,都会倚重自己信任的人。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在道光皇帝去世后,曾国藩作为道光时期的旧臣,能继续受到咸丰皇帝的重用。并非是朝中无人可用,而是曾国藩的高超政治手腕起了关键作用。
首先,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在官场中屹立不倒,是因为他巧妙避免卷入任何派系斗争。在清朝的官场上,许多权臣和大臣为了争夺权力,常常形成各种派系,互相排挤,甚至结党营私。而曾国藩一开始就深知,参与派系斗争无异于自掘坟墓。进入朝廷后,曾国藩与穆彰阿结下师生之缘,得到了穆彰阿的提携,迅速升迁。穆彰阿在道光晚年权势滔天,几乎操控整个朝政,但由于结党私利,引起了不少士人的反感,尤其是肃顺,这位后来成为咸丰时期顾命大臣之一的人,便对穆彰阿的行为十分不满。穆彰阿的势力过大,也威胁到咸丰皇帝的统治,因此刚刚登基十个月,便被罢黜。曾国藩作为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怎么可能不受到牵连呢?然而,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让这段关系成为自己的包袱。道光晚年,曾国藩借着政见不合的机会,与穆彰阿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避免了成为权臣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一策略使得他成功地自保,甚至为自己的仕途扫清了障碍。
其次,曾国藩能够获得咸丰皇帝的器重,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始终把朝廷和皇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在道光时期,还是咸丰时期,曾国藩的忠诚与奉献都是不可忽视的。道光时期,曾国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协助朝廷整顿旗务,调查顺天府大兴县的学风,甚至亲自将19名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送上断头台,这一举动震慑了那些惰怠的八旗子弟。其实,这正是道光皇帝心中多年来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能够实施,曾国藩却敢于承担声名狼藉的责任,帮助道光皇帝完成了这项极为艰难的改革。
在咸丰继位后,曾国藩继续为朝廷尽忠。当时,咸丰面临财政困境、洪秀全起义以及黄河泛滥等一系列挑战,曾国藩在朝廷内外排除异议,主张应当暂缓发放官员俸禄,优先处理叛乱和赈灾问题。这个提议虽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支持,却不被许多官员接受,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将受损。曾国藩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重,敢于冒险提出这一建议,最终也赢得了咸丰的信任。
曾国藩在官场的权谋智慧和忠诚,在《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有着详细的阐述,书中按照曾国藩升迁的时间顺序,揭示了他如何巧妙运用权谋,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这本书是了解曾国藩如何通过权谋走到仕途巅峰的最佳读物。
如果你对曾国藩的智慧和官场经验感兴趣,欢迎订阅和阅读这本书,进一步了解他在动荡时代如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