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展览馆等展馆,一起“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今天为您介绍扎西会议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心系苗族同胞的救命棉被。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扎西会议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条特殊的棉被,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棉被看上去破烂不堪,被芯里净是破衣服布块,它就是当年红军长征过扎西时,红三军团第五师政委徐策送给苗族同胞熊正林一家的救命棉被。
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土城战役后分六路向云南扎西地域集结。2月6日,红三军团第五师在政委徐策的率领下,翻越天星原始森林进入云南省威信县境内。部队行军至一个苗族村寨时,突然路边不远处茅草房内传出阵阵妇女痛苦的呻吟。政委徐策听说此事后,立即前往屋内探望,他说:“老乡,你是不是要生娃娃了?”孕妇轻轻地点了点头。情况紧急!徐策立即安排战士熬粥烧水,卫生员立即准备为孕妇接生。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痛苦煎熬,这位妇女终于产下了一名男婴,正值寒冬,可家里一贫如洗,甚至连一片包裹孩子的布片都找不到。徐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赶紧让警卫员将自己的棉被取来。见警卫员有点迟疑,徐策严肃地说:“我们干革命不就是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吗?这被子能救这对母子的命,我们以后会想办法的。”警卫员点了点头,把被子依依不舍地递给了徐策。徐策亲自为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盖上被子,还留下几天的粮食,部队才匆匆向扎西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