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名将众多,各有千秋。有的称吕布为第一战将,有的称关羽、张飞为万人敌,还有称“五子良将”、江东十二虎臣威武无比。每位将领各自拥有独特的战力与魅力,但若论谁能与关羽、张飞一同作战并取胜,只有高顺一人能够做到。
若讨论三国时期最为完美的战将,许多人会首先想到赵云。然而,赵云曾先后投袁绍、再投公孙瓒、最后投刘备,其忠诚和义气或许难免略显瑕疵。与之相比,其他著名将领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某些不足,唯独高顺,几乎没有可挑剔之处,他堪称三国最完美的名将。
曹操曾因高顺与关羽的威名而感到威胁,甚至提出要迁都以避其锋芒。《三国志》中提到:“顺威震徐州,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锐。”而关羽的威名则位列其后。这足以看出高顺在当时的声势与威望。
高顺的战力无与伦比,曾经击败关羽、张飞,射瞎夏侯惇的眼睛,堪称吕布的继承者。建安元年,刘备驻守小沛时,吕布得知后带兵攻击,刘备战败,逃入许都投曹操。曹操见刘备颇具才干,便任命他为豫州牧,给予足够的兵力与资源支援。
建安三年,吕布欲扩展势力,派遣中郎将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的沛城。刘备自知不是吕布对手,急忙向曹操求救,曹操于是派遣夏侯惇带领精锐大军援助。随即,高顺与关羽、张飞及夏侯惇展开激战。关羽主动挑战高顺,但却被高顺矛刺中,张飞赶来救援,亦被刺伤。正如《三国志》引注《英雄记》所述:“关羽在阵前,顺将兵就羽,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羽、顺乃独共对战,顺以矛刺中羽,张飞前救羽,亦被刺,顺遂名震天下,号万万人敌。”
此战中,关羽、张飞无疑是两位“万人敌”,但高顺凭一己之力战胜了他们,足见其强大的战力。
战斗中,高顺又击败了夏侯惇的先锋大将蔡阳,并于混战中斩其首级。夏侯惇怒不可遏,决定亲自出马挑战高顺,却被高顺一箭射瞎左眼。高顺的威慑力,使得关羽和张飞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夏侯惇大败,刘备弃城而逃,妻子儿女亦被俘。相关史籍如《三国志吕布传》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此事。
高顺的军事才能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战斗力上,他所统领的“陷阵营”堪称史上最强的步兵部队。根据《三国志》引注《英雄记》记载,高顺的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每次出征必定获胜。即便是曹操麾下的精锐青州兵,也曾在高顺的“陷阵营”面前败下阵来。可惜的是,高顺死后,陷阵营也随之消失,成为历史的遗憾。
除了战斗力与训练有素的部队,高顺为人清廉正直,威严十足,且从不饮酒、不收贿赂。他的清正无私,令他在众将中独树一帜,堪称难得的典范。
高顺一生忠心耿耿,始终追随吕布。尽管吕布性格多变,时常不听忠言,高顺依然不离不弃,屡次为吕布谏言。吕布初入徐州时,高顺曾建议他威服徐州军阀藏霸,但吕布未听,最终遭遇失败。即便吕布将他的陷阵营交给魏续管理,高顺依然恪尽职守,毫无怨言。
吕布被曹操擒拿后,张辽通过攻击吕布来博取曹操的青睐,而高顺在曹操面前毫无辩解,只是沉默不语,最终以死相随。司马光在《传家集》记载道:“顺尽力於布,与之偕死。”高顺的忠诚与勇气令人钦佩,甚至有说法认为高顺的忠诚更配得上关羽的名声。
高顺一生忠勇且无怨无悔,但遗憾的是,他追随了一个庸主吕布。倘若他能归附曹操或刘备,或许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