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文章改写:刘备临终前特意提及之人,为何在史书上却鲜有记录
导语: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蜀汉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自从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蜀汉再也没有出现能够担当重任的大将,甚至在诸葛亮进行北伐时,诸葛亮不得不任用年近七旬的廖化作为先锋,但最终还是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实,刘备在世时也为蜀国储备了一批人才,特别是在他临终前,特意嘱咐诸葛亮重用一位有潜力的人物,而诸葛亮同样向刘禅推荐了他。可惜的是,这个人的表现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最终在史书上默默无闻。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遭遇了怎样的命运呢?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
这个人就是向郎的侄子向宠。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吞并荆州,而向郎作为荆州士族出身,为刘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因此刘备十分看重他们一家。向宠也因而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刘备的视线之中。与其他世家的子弟不同,向宠并不沉迷于奢华生活和对家族事业的继承,而是对军事充满热情,常常沉迷于兵书,希望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在荆州时,他已经拜马良为师,专心学习兵法和战略,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进入蜀汉军队任职并展现才华。
当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向郎仅仅是一名牙门将,然而当蜀军遭遇火灾,几乎所有部队都惨遭重创的时候,刘备意外发现,只有向宠的部队保持完好无损。最初,他以为向宠可能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撤退,但向宠却清晰有序地阐述了事发经过,巧妙地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这让刘备大大赞赏他的能力,因此提拔他为校尉,并让他随同自己驻守于永安。此时,吴国常常派兵骚扰永安,而向宠凭借出色的防御能力,令这些敌兵都未能得逞。刘备对此十分关注,临终前特意告诉诸葛亮,向宠在军事上很有见解,希望他能予以重点培养。
当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向其推荐向宠担任中部督,即禁卫军的首领,刘禅对此表示同意。然而不久之后,南蛮叛乱爆发,不仅攻陷了蜀国南疆的几个城市,还扬言要直接攻入成都,抓住刘禅。诸葛亮为了先安内部,以便更好地应对外敌,亲自率军平叛,并将向宠推为先锋,誓言为蜀军开辟道路。诸葛亮这样安排,既是希望考验向宠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也是给他一个机会,多积累战功,期望能让他成为蜀军的中坚力量。
向宠的确没有辜负诸葛亮和刘备对他的期望,在战争初期,他勇猛斩将、屡战屡胜,失去的城市也因他的策略或游说重新归入蜀国版图。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的部队深入南中腹地,面对沼泽地和瘴气,他却因环境不适而迅速病倒。在一个深夜,南蛮趁虚而入,向宠虽然拖着虚弱的身体奋力抵抗,成功击退了敌人,但最终还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得知这一噩耗后,诸葛亮深感悲痛。尽管他随后迅速平定了南中叛乱,但却失去了向宠这一年轻的军事将才。
结语:人们常说战争如棋局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规则,而一位将领最重要的便是其立下的赫赫战功。向宠确实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这一事实无法否认,但无奈的是他最终战死沙场,再强的本领在生死关头也难以被施展,这正是他受到刘备、诸葛亮和世人重视,却在历史中默默无闻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