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初,红7军团顺利抵达德兴县重溪村,并与驻扎在此的红10军成功会师。这次会合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军委的明确指示——要将红7军团与红10军合并,组成一支新的红10军团,以便更好地分担红军主力的长征压力,并有效牵制敌军的行动。
经过整编后的红10军团,阵容可谓强大,原本的红7军团有诸如寻淮洲、萧劲光、粟裕等名将,而新的红10军团又有方志敏的坐镇。经过重组后,红10军团由中央军区指挥,刘畴西出任军团长,乐少华则担任政委。
红10军团的任务之一便是创建浙皖边苏区,并成功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方志敏担任主席,粟裕担任参谋长,继续带领部队作战。红10军团当时的指挥阵容极为强大,但面对的战斗环境异常严峻。方志敏在此时担起重担,几乎是临危受命,他真正践行了“为党在所不辞”的誓言,令人肃然起敬。
方志敏临终时留下的那句至今振聋发聩的话,成为了革命者的楷模,深深铭刻在人民心中,成为一个典范,同时也留下了遗憾。红10军团下辖3个师,在红10军团面临空前困境时,三位师长的表现更是充满了传奇。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
红10军团整编后最初下辖两个师,其中一个来自红7军团,另一个来自红10军。虽然两支部队合并,但初期并未完全融合,感觉像是红7军团与红10军在一起但各自为战的状态。随后,随着战局的需要,红10军团将其兵力从两个师扩充至三个,分别是19师、20师和21师。今天,我们就从19师的师长寻淮洲说起。
寻淮洲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非凡的成就,革命经历深厚。他从儿童团开始投身革命,后在学校担任学生领袖,组织学生参与爱国运动。在军事学校学习后,他的军事才能迅速崭露头角,成为红7军团的重要将领。值得一提的是,寻淮洲年仅21岁便担任红7军团军团长,这样年轻的军事指挥官在红军中已经堪称顶尖,甚至在所有红军将领中,年龄与他相当的都少之又少。
红10军团成立后,寻淮洲被任命为19师师长。在红10军团的行动中,他带领19师成功伏击了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尽管敌军的名号中有“补充”与“旅”之类的词汇,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支敌军不具备强大的战斗力,但事实却完全不同。由王耀武指挥的敌军在战斗中展现了不容小觑的战力。
在谭家桥进行伏击时,尽管19师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然而由于伏击的时机掌握不够精确,导致“补充第一旅”未被完全包围,给了敌军脱身的机会。王耀武在敌军脱离包围后,迅速组织反包围。原本是红军的一次主动伏击战,在短短时间内陷入被动。尽管寻淮洲带领19师英勇突围,但最终未能成功脱离困境。
面对困境,寻淮洲没有丝毫退缩,亲自上前线带领部队冲锋,在争夺一个重要高地时,带领一个排英勇进攻敌阵。尽管三次遭遇失败,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力带领19师脱困。遗憾的是,在第四次冲锋时,寻淮洲被敌军流弹击中重伤,尽管马上被送下前线进行抢救,但由于当时战场医疗条件有限,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即便在弥留之际,寻淮洲依然没有放弃他的职责。他在重伤时依然坚决下令部队继续进攻,并反复嘀咕“北上抗日……”这些话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抗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0师师长刘畴西,同样是红10军团的一员重要将领。刘畴西不仅出身黄埔军校,还拥有双学位,学识深厚,同时在军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他的传奇经历之一便是,他在讨伐军阀陈炯明时,勇猛冲锋,最终左臂中弹,不得不截肢。因此,他也成为了独臂将军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刘畴西曾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回国后曾担任红一军团的师长,军事能力无可挑剔。正是因为他的卓越才干,红10军团组建时,才由他担任军团长,并兼任20师师长,深得组织信任。
红10军团北上时,遭遇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这也正是红10军团的任务所在,牵制敌军,确保红军主力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红10军团几乎是一路打一路行,极度缺乏休整时间,士兵们的体力也接近极限。20师在行军时,距离目的地只有5里,刘畴西实在心疼士兵们,决定通知前方的方志敏与粟裕,要求原地休整一晚。虽然方志敏和粟裕也认为这会带来危险,但还是同意了停下来,接应20师。
然而,正是在此时,国民党大军包围了20师,导致他们被困于怀玉山。方志敏和粟裕原本可以选择突围,但方志敏决定让粟裕先突围,自己带队进入敌阵,试图解救刘畴西。最终,方志敏和刘畴西不幸被俘,并壮烈牺牲。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他们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至死不屈。
与19师和20师相比,21师师长胡天桃的事迹记载较少。胡天桃同样是黄埔二期的学员,他参加革命的时间不晚,具备了担任高级将领的资格。在怀玉山区,胡天桃也不幸落入敌人手中。关于胡天桃最后时光的记载,主要出现在王耀武的回忆录中。
在王耀武的回忆录中,他提到胡天桃在被俘后的坚韧表现。胡天桃在国民党对他的审问中始终坚守信仰,拒绝向敌人透露任何机密。当敌人企图以权利和利益诱惑他时,胡天桃始终以坚定的态度拒绝,并且最终在敌人残忍的折磨下牺牲。王耀武回忆道:“在那次谈话中,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胜利者”,足见胡天桃坚定的信仰让敌人也深感震撼。
方志敏的英勇牺牲,是我们无法忘怀的痛,但他领导下的三位师长,同样展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无论是在接到任务时的义无反顾,还是在战斗中的英勇冲锋,或是面对敌人威逼时的宁死不屈,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永远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