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一架大韩航空的客机在缅甸海域上空被炸毁,机上11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幕后黑手是23岁的朝鲜女特工金贤姬。她以假日本身份与所谓的“父亲”金盛一一起登上了这架注定爆炸的航班。在阿布扎比机场下机后,他们留下了一枚定时炸弹,最终导致飞机空中解体。调查开始后,金贤姬在巴林被捕。虽然她企图服毒自杀,但未能成功,成为唯一幸存者。尽管面临死刑,金贤姬却在韩国新总统的特赦下获得释放,继续生活在韩国,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多年后,尽管金贤姬仍然存活,但她所带来的阴影依旧未曾消散。
1987年,冷战的阴霾笼罩着全球,间谍活动愈加频繁。一宗看似普通的民航飞机爆炸事件,迅速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争议。1987年11月29日,大韩航空858次航班从巴格达起飞,目标是首尔,机上载有11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期待着安全抵达汉城,却不知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程。飞机计划在阿布扎比短暂停留,随即继续飞往目的地。尽管飞机一切正常,但却隐藏着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
金贤姬,出生于1964年,成长于一个外交官家庭,童年在国外领事馆度过,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尽管拥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金贤姬的命运却早已被国家所决定。朝鲜的特工部门早早识别了她的潜力,并将其纳入了秘密的间谍训练计划。金贤姬接受了包括武器使用、爆破、格斗等方面的培训,而她的美丽与聪明才智,使她在特工中脱颖而出。
金贤姬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是与另一名朝鲜特工金盛一假扮父女,前往多个国家执行情报任务。金盛一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间谍,曾执行过多项危险任务。两人伪装成普通的日本游客,携带着装有炸弹和间谍工具的行李。1987年10月,金贤姬和金盛一接到了新的任务——制造一起破坏行动,旨在影响即将在1988年举办的韩国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削弱韩国的国际形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金贤姬和金盛一计划将液体炸药藏入酒瓶,并在飞往首尔的航班上安放炸弹。飞机途中,他们在阿布扎比停留时按计划下机,迅速离开机场,前往另一个航班,确保自己不在爆炸现场。当飞机重新起飞后,酒瓶中的炸弹爆炸,飞机在空中解体,机上115人全部丧生。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
金贤姬和金盛一在任务完成后逃离现场,企图隐藏行踪。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留下的线索已经被警方发现。调查人员追踪了阿布扎比机场的监控视频,发现两人在下机时表现得异常急促和紧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警方确认了他们使用的假护照,并发出了国际通缉令。最终,金贤姬和金盛一被追踪到巴林机场,警方将他们逮捕。在对峙中,金盛一选择吞服毒药自杀,金贤姬也试图同样自尽,但未能成功。
金贤姬被捕后,韩国警方对她进行了严格的审讯。初时,她坚称自己是无辜的,称自己是中国人,并否认与爆炸事件有关。然而,警方通过不断的逼问和细致的证据收集,最终揭开了她作为朝鲜间谍的真面目。她承认自己受命执行破坏任务,并提供了她间谍训练和任务执行的详细资料。这些证据成为了她被定罪的重要依据。
1988年1月15日,韩国政府举行了关于此次爆炸事件的新闻发布会,金贤姬在安保严密的情况下公开亮相,并详细讲述了自己参与这次恐怖行动的经过。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成为对朝鲜间谍活动的强烈反应。1990年,金贤姬因大韩航空858次航班爆炸案被判处死刑。然而,在同年4月,韩国总统卢泰愚决定特赦金贤姬,理由是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且能反驳“事件被捏造”的说法。这个决定引起了国内外的激烈争议,许多人质疑这是否是出于政治考虑,特别是在1991年亚洲运动会即将举行的前夕。
尽管金贤姬逃过了死刑,但她的生活并未恢复正常。她被严格监控,并且禁止与外界有过多接触。她的存在成为了韩国社会敏感的议题,特别是在保守派团体中,许多人对她的特赦表示强烈不满。在随后的几年里,金贤姬偶尔出现在政府组织的活动中,尤其是纪念航班遇难者的场合,每次亮相都会引发公众的激烈反应。
1997年,金贤姬与曾参与她调查工作的韩国官员结婚,开始了相对平静的生活。虽然她的故事成为了畅销书并改编成电影,但她的名字依然在韩国社会中成为一个不断被提及的敏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