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的鼎盛时期,实际上距离它的衰败并不遥远。大约在1885年前后,沙俄通过完全吞并中亚的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领土总面积达到了2288万平方公里。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了后来的俄罗斯以及苏联一直梦寐以求的版图。对于俄国人而言,跨越欧亚大陆的2288万平方公里,是他们一直渴望恢复的祖业。
在苏联初期,尤其是刚刚成立时,俄国为了尽早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了大量东欧和北欧的领土。随着二战爆发,苏联便立下决心,尽可能收回这些失去的土地。在占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时,进展相对顺利,但在对芬兰的征战中,苏联遭遇了不小的挫折。最终,他们仅获得了芬兰的十分之一领土。这样一来,苏联的领土面积缩减至大约2240万平方公里,少了芬兰的这块重要领土。尽管如此,苏联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远超沙俄,因此即便在领土上略有缩水,依然在全球政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到苏联刚成立的1922年,它的成员国只有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这其中,俄国包括了中亚各国,外高加索联邦则涵盖了现今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显而易见,俄国和外高加索联邦的构成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强行拼凑的结果。这些地区的民族众多,且大多曾是沙俄的殖民地,内部矛盾复杂。特别是在俄国和外高加索联邦内部,许多强势民族期望能够独立自主。因此,1936年,苏联决定根据民族意愿调整一些自治地位,以便这些民族能够以加盟国的身份继续留在苏联。
不过,并非所有民族都有资格成立加盟共和国。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结果,外高加索联邦划分成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中亚地区则增添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而早在1924年,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成立并成为加盟国,紧接着,塔吉克斯坦在1929年也加入了苏联。到1936年,苏联的加盟国已增加到11个,尽管如此,领土并未因此扩大。实际上,这种变化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内部的民族问题,恢复祖业的目标并未显著进展。
在1939至1940年,随着二战的爆发,苏联借机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一部分、罗马尼亚部分地区以及芬兰的部分领土,形成了所谓的东方战线。到了1940年,苏联的加盟国增至15个,其中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多瓦成为新增的四个加盟国。尽管原本计划有16个加盟国,但1940年成立的卡累利阿-芬兰在1956年被撤销并并入俄国。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加盟国纷纷独立,俄国也因此损失惨重,尤其是在西部和南部。原本属于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外高加索三国以及中亚五国等国家脱离了俄国,直接导致俄国的领土缩减了500多万平方公里。
西部这些国家脱离俄国的过程,是可以预见的。毕竟,这些国家与苏联的统治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例如,波罗的海三国,在沙俄覆灭后曾尝试独立,但在1940年又被苏联吞并,他们对苏联的统治一直不满。白俄罗斯受波兰和立陶宛文化的影响,虽然名义上属于同一文化圈,但彼此间存在不小的文化隔阂。乌克兰拥有独特的哥萨克文化,在沙俄时期曾遭受殖民压迫,苏联时期更是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因此乌克兰有着强烈的独立情绪。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被苏联强行分割,自然也希望恢复独立。
外高加索三国的情况更为复杂。格鲁吉亚在苏联的管理下,成为了一个农业相对发达但工业落后的国家,因此其经济相对滞后,许多人认为独立后或许能过得更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文化与俄国也迥异,亚美尼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文化,而阿塞拜疆则是从伊朗割裂出来的地区,其文化和习俗与俄国差异较大。这些国家因为位于苏联的西部,能更清晰地看到西欧和中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此也认为独立后可以发展成高收入国家,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亚五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这些国家也曾是沙俄的殖民地,文化与俄国差异巨大,但它们与西欧、中欧国家的接触较少,仍过着较为封闭的生活。作为内陆国家,它们的生存高度依赖苏联的支持。因此,如果它们独立出来,将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没有苏联的支持,它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尽管民族独立情绪不强,但它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依赖于苏联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俄国选择不再强求这些国家继续留在自己的阵营。
至于外东北,它早在1860年就被沙俄吞并,而中亚地区则在1885年才完全被沙俄占领,因此按理说,外东北更具资格独立。尽管如此,外东北的情况却不相同。这里主要是俄族人居住,尤其是在沙俄时期,原本的中国居民几乎被清除殆尽。外东北的情况使其与外高加索和中亚有所不同,俄族的主体地位让这里的民族认同感更强,倾向于与俄罗斯保持紧密关系。
此外,外东北不是苏联的加盟国,而是直属莫斯科管理。尽管曾在苏联建立之前,外东北地区有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历史,但最终被苏俄并入。外东北的特殊地位,使其不可能像其他地区那样独立出来。
最重要的是,外东北是俄国在东方的战略要地。它拥有一系列天然的优越条件,像海参崴和摩阔崴这样的天然良港,而海参崴更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如果失去了外东北,俄国在东方的战略影响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外东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俄罗斯在东方的整体战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