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各大战区逐渐从防守转向主动进攻。在东北战场,经过了夏季和秋季的攻势后,敌方的有生力量已被大规模歼灭,接着发起了冬季攻势。而此时,7纵的指挥层发生了变动,司令员和政委均不在位,军事指挥工作交由副司令员贺晋年负责。
秋季攻势结束后,7纵司令员邓华因肺气肿和气管炎到哈尔滨疗养,冬季攻势一开始时,政委吴富善则去总部参加政治工作会议。由于他和政治部主任一同离开了,纵队的指挥层只剩下副司令贺晋年和参谋长高体乾。在这种情况下,副司令员负责军事事务,这在军事史上并非首次。比如,原4纵的司令员胡奇才因身体不佳经常需要到后方养病,而副司令员韩先楚则多次亲自率队作战。
贺晋年出身陕北红军,1946年8月被调到东北,担任合江军区司令员,主要负责剿匪工作。合江地区是后方匪患严重的地方之一,贺晋年早期在陕甘宁一带工作,熟悉剿匪和防止敌人渗透的任务。1947年3月,剿匪工作完成后,贺晋年调任骑兵纵队司令员,没多久又被调任7纵副司令员。虽然他曾是合江军区司令和骑兵纵队司令,其级别与纵队司令相当,但他来到7纵担任副司令员,主要是为了积累指挥经验,后来再担重任。在他之前,他的搭档方强离开合江军区,准备调他到1纵担任副司令,然而他选择了到独立师担任师长。
贺晋年到7纵时,部队正在休整。因为夏季攻势中的三战四平,部队的伤亡较重,而且新兵补充了大量新兵。因此,纵队决定在秋季攻势中挑选较为薄弱的敌军作为打击目标,以便既能锻炼新兵,又能积累作战经验。最终,他们选择了从锦州到义州一线的地方军和杂牌部队作为进攻对象。
秋季攻势中,7纵表现出色,在法库歼敌1700余人,受到了总部的嘉奖;在彰武歼敌一个团,克新立屯歼敌1300余人。之后,7纵还受命进行阻击,成功阻击敌54师。秋季攻势结束后,7纵在通辽一带进行休整。整个过程中,贺晋年一边熟悉部队情况,一边协助邓华司令员进行指挥工作。
邓华离开部队后,正好迎来冬季攻势的指令。7纵的任务是再次进攻法库,但敌人已撤退,部队转向大孤家子,并成功歼灭敌一个团,1640余人。之后,7纵奉命协同2纵攻打彰武,两支纵队合力歼灭敌9000余人。
在吴富善政委与政治部主任前往总部开会期间,战斗指挥完全交给了贺晋年。吴富善对贺晋年有高度评价,认为他指挥果断且有见解,部队内部组织健全、作风优良,只要作战目标明确,部队就能高效完成任务。由此可见,尽管军政主官暂时不在位,副司令依然能够承担起指挥重任。
政委的会议从1948年2月2日开始,到3月7日结束,会议延续了近两个月,而冬季攻势也在这期间顺利完成。在此期间,7纵不仅配合2纵打击新民地区的新5军,还与1纵联手围攻四平。三战四平是东北部队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曾经撤退,但这一次,7纵与其他部队联合围歼敌人1.8万余人,最终攻克四平。这一战的胜利,离不开贺晋年的指挥。
四平解放后,作为对贺晋年战功的奖励,他被调任11纵司令员。11纵原为冀察热辽军区的地方部队,经过升格后成为野战主力部队之一。此后,贺晋年带领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在解放中南的战斗中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