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个问题
提到唐朝的历史,李世民几乎是无法忽视的人物,这也引出了几个深刻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李渊为何能够在短短七年内轻松平定天下?
标准答案是李世民的存在。隋唐时期虽然涌现了许多战神级人物,但实际上能够被称为“战神”的只有两位。
第一位便是李世民,凭借一己之力,他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等对手,甚至在虎牢关一战中擒获了双王。而大唐的最后两位强敌,王世充与窦建德,也在李世民的手下彻底败北。可以说,李世民才是真正奠定大唐基业的开创者,而非李渊。
这一点,历史上的许多人也认可。例如,狄仁杰劝武则天归政时,他首先提及的是李世民如何创建大唐,而不是李渊。
第二位是李靖,但他更多的是在大唐建立之后,才稳固了“战神”的地位。这并非是李世民抢了风头,而是因为李渊对李靖始终缺乏完全的信任。
比如,李靖提出的灭萧铣之战,原本应该由他指挥,但李渊却让李孝恭担任主帅,李靖则只是名义上的行军长史。尽管李渊一再表示将“三军之任,一以委靖”,但从实质上看,李靖的地位始终未能得到真正的认可。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李靖在李渊起兵的初期曾因泄密事件被李渊所不信任。
因此,李靖确实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大唐战神,但在大唐开国之初,他的作用与李世民相比仍有差距。然而,李渊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在瓦岗寨李密最强盛之时,李渊通过巧妙的手段误导李密,使得后者全力与王世充争斗,从而拖住了大隋的军力。
因此,虽然李世民是一位不可忽视的猛将,李渊在背后谋划的“阴柔”策略同样功不可没。
二、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为何会发生玄武门之变?这个问题虽然被大家熟知,但依然有许多不清楚的细节。从现有的史料分析,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在被逼到绝路时作出的反击。
当时,李渊公开偏袒太子李建成,后者和李元吉联手,多次针对秦王府进行攻击。
例如,他们曾试图借烈马将李世民摔死,甚至企图用毒酒毒死他。更有甚者,李元吉还设法拉拢尉迟恭,借李元吉出征之机,收拢了李世民的亲信猛将,如程咬金等。这些做法无疑是想铲除李世民的支持力量。如果李世民再不反击,他的政治地位将岌岌可危。
这些历史细节不是笔者杜撰,而是来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通过这些史料,可以得出结论:李世民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然而,即使史料提供了许多线索,依然有许多细节无法解释。例如,李渊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船上,并声称自己是在“泛舟”呢?这一点至今无人能解答。
接着,尉迟恭带着李建成的头颅前来,声称太子叛乱,奉秦王命来保护李渊。但尉迟恭的话虽然好听,却无法掩盖他杀气腾腾的事实。李渊为何在这种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在船上?他难道事先被囚禁在船上,还是在得知玄武门发生变故后慌忙逃亡?
如果李渊真是因为变故而逃亡,那他为何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毕竟,他是当时的大唐皇帝,皇宫是他的地盘!
这些疑点使得原本看似清晰的玄武门之变变得扑朔迷离,也为“李世民篡改历史”的说法提供了空间。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玄武门之变的爆发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最终公开化,且无法调和。
李渊曾多次试图调解,例如曾考虑派李世民去洛阳,但最终又反悔了。这是因为李世民与李建成的争斗,归根结底是关于皇位的争夺,李渊怎能无动于衷?
而且,李世民和李建成背后各自有强大的势力支持,秦王府和太子势力都有翻天覆地的力量。李渊作为皇帝,深知自己无力调和这些势力的对立,最终只能陷入被动。
三、第三个问题
尽管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已经注定,李世民成功登上了皇位,但这场变动并未就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是:李世民为何会霸占弟媳杨氏?
杨氏,史称巢王妃,原本是李元吉的妻子。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尉迟恭所杀,而李世民则将杨氏纳入后宫。
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甚至考虑让杨氏成为自己的皇后,幸亏魏征一句“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让李世民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件事虽然看似荒诞,但它却真实发生了。那么,李世民为何要霸占自己的弟媳呢?
一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杨坚和杨广都出自这个家族,因此李世民可能是想通过娶杨氏,安抚“弘农杨氏”家族的势力。
但这个解释并不完全合理,因为李世民的后宫中已经有了正牌的“杨妃”,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显然比杨氏更能代表弘农杨氏的利益。因此,单纯为了“安抚弘农杨氏”似乎并不足以解释李世民霸占弟媳的动机。
事实上,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堂嫂纳入后宫。这一情节来自《资治通鉴》。
当时,李世民和宰相王珪饮酒时,李世民提到李瑗(李世民的堂哥)因反叛被灭,李世民因此娶了李瑗的姬妾。这位姬妾实际上是李世民的堂嫂,而李世民却毫不掩饰地表示,这样做是因为李瑗不识时务,反叛之后才遭遇这种命运。
王珪听后严肃批评李世民,指出他不应该如此行事。然而,尽管李世民认同王珪的批评,他却依然将这位姬妾保留在后宫。
那么,李世民为何明知自己不对却仍然坚持呢?其实,这并非李世民个人的好色,而是当时“隋唐惯例”使然。在隋唐时期,反叛者的妻妾通常都会被没入宫中。李世民虽然成功打败了李建成,但面对李元吉和李瑗时,他并没有太多顾虑,便将他们的妻妾纳入宫中。
因此,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和堂嫂的行为,并非出于情感上的需求,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或者说,这是他所处时代中的一种“惯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