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最会躺平的男人:曹操儿子装傻四十年,熬死三代权臣笑到最后
创始人
2025-09-08 08:35:58
0

《——【·前言·】——》

曹宇,一个在三国历史中几乎无声无息的名字。

他没有曹丕的聪明才智,也没有曹植的文采风流,却是曹魏皇室中唯一活过三代权臣,最终在晋朝建立后依然安享晚年。

看似懦弱无能的他,实际上以非凡的隐忍、深刻的生存智慧,熬死了所有试图通过权谋翻转曹魏命运的权臣。

曹宇的“躺平”策略:天生的安静旁观者

曹宇,一生都在避免与权力的直接冲突,“天命难违”,他早早明白,自己不是争权夺利的料。

在曹魏的众多王子中,他被认为是最“懦弱”的那一个,他不像曹丕那样才智过人,也不像曹植那样有着无法忽视的文学才华。

曹宇的性格与兄弟们鲜明对比,他性格温顺,处事低调,默默地站在历史的边缘。

面对兄弟们的争斗,他始终选择不站队,不参与其中,正因如此,他既没有被权力游戏的摧残,也没有成为权臣的眼中钉。

曹宇从不以“强者”自居,也不渴望去撬动局面,他看得清楚,争斗的结局往往意味着早逝或失败。

在当时,曹魏政权内的权力斗争无比残酷,任何一个轻率的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238年,曹叡病重,局势不稳,曹叡提议让曹宇辅政,并加封他为大将军,显然这是一个为未来可能的政权动荡做准备的举措。

但曹宇坚决推辞,理由简单:他认为自己无能担此重任。

曹宇的推辞,不仅避免了与曹爽、司马懿的直接对抗,也让他在人心复杂的宫廷中保持了不被觊觎的安全地带。

他不仅没有激怒权臣,也没有让自己成为任何一方的威胁,结果,曹宇成功地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并保持了家族的延续。

即使在司马懿掌握大权、司马氏三代家族逐步掌控魏国时,曹宇依旧保持低调,尽量避免任何政治参与。

曹宇在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逐步实现权力专制时,始终未出现在任何关键时刻,未曾参与曹髦的反抗,也未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斗争。

司马懿虽然掌权,但始终没有将目光投向曹宇,因为他知道,曹宇并不会成为威胁。

他不介入曹魏政权的兴衰,不对抗司马氏的篡位,也不试图夺回曾属于曹魏皇族的尊严,他选择了“躺平”。

“装傻”与隐忍:曹宇的高明生存之道

历史上,曹宇曾被视为“懦弱无能”,甚至有人认为他是“驽钝”的代表

曹宇的“装傻”,并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极其清楚自己能够获取的只是短暂的权力与荣耀,而他最终要获得的是生命的延续与家族的保全。

正是这种“低调”和“不争”让他在乱世中成功保全了自己,而那些急功近利、争权夺利的权臣们,则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陨落。

曹宇的“躺平”不仅仅是为了避开直接的政治斗争,还意味着他完全避开了成为权力斗争中的“棋子”。

他的行为与许多历史人物截然不同。

在曹操死后,许多人都争着要占据一个有利位置,而曹宇选择的却是退出和旁观。

即使曹奂被立为最后一任皇帝,曹宇依然没有借此机会站出来,或者要求任何权力的回报。

他没有用自己的血统、自己的背景去争夺什么,他只是默默地活着,保持低调的存在。

曹宇的“装傻”,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可能有些失望,但对于自己而言,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熬死三代权臣:他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

曹叡死前,曾打算托孤于曹宇,一个封疆多年、血统纯正的皇族亲王,按理说,这是天赐大位,别人抢都抢不到,他却推了。

一封辞让奏章,改变了整个朝局走向。

权力真空下,曹爽上位,一个被世人视为轻浮跋扈之人,靠着与曹叡的私交强行入局,没有威望,没有政绩,只有一帮亲信陪着“裸奔”。

他上台不是因为能干,是因为没人挡得住,曹宇这不挡之举,成了他上位的“真空推手”。

但曹爽看不懂局势,胡乱升迁亲信,强抢士族利益,甚至对司马懿这种“老狐狸”毫无戒备。

他觉得自己权势滔天,没几人能动他,结果不到十年,死得干干净净——族灭。

曹宇当时在哪里?在洛阳,没说一句话。

他看着曹爽夺权,看着权臣排挤宗室,看着忠良被贬,他从未出声,有人骂他懦弱,他不反驳。

他知道,这场斗争只会越来越深,他要做的,是不让自己上桌,不让任何一方觉得他是威胁。

当高平陵政变爆发时,洛阳城万人空巷,宫门紧闭,那一天,曹宇没出门,也没被请去朝堂,他就像空气一样透明。

曹爽倒台后,司马懿接过权力,先稳,再清人,再立威,他掌握军权,调动朝政,一夜之间,整个朝廷没人敢说话。

皇帝成了傀儡,连祭祖都要报备,大臣一个个噤声,宗室更是如履薄冰,曹髦,是其中唯一敢反抗的皇帝。

他动了真格,想用宫廷兵力刺杀司马昭,他失败了,被太监斧杀当场,尸体都没收拾完,司马昭就发令“皇帝自杀,群臣不得哀哭”。

那一年,曹宇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者,他听说曹髦死讯后,没有说话,他没上表抗议,也没出席朝堂追悼,甚至,连悼词都没写。

有人说他冷血,有人说他胆小,可换个角度想:他要是动了,这一脉就没了。

曹髦死了,曹芳早被废,宗室无人能敌司马家,曹宇却在这片尸山血海中,活得稳稳当当。

他没有被问话,没有被贬职,没有被流放,他还是那个“燕王”,依旧岁月静好。

司马家最忌惮的不是能打的敌人,而是看不懂的中立者。

曹宇,就是那种人,他不出招,也不站队,他的存在,反而让人摸不清底。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曹家皇权彻底终结,政变后,宗室基本被削,诸侯改封为公,连亲王也不例外。

但曹宇,不仅没被杀,还被优待,他被封为“燕公”,继续享有待遇。

每年朝会还能参与礼仪,不管他过去如何,不管他有没有功劳,司马炎就是留着他,他象征着一个过去时代的“和平版本”。

他的儿子曹奂,做了魏国的末代皇帝,在禅让那年,亲口念出禅位诏书,把祖宗江山拱手让出。

可是他没被废,反而被封为“陈留王”,在司马家当皇帝的日子里,这样的安排罕见得可怕。

要知道,刘禅也不过被软禁,曹奂和曹宇父子,却能宴饮、朝见、享俸禄。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们不反抗,不站队,不干预,这是司马氏最想看到的宗室状态。

曹宇做到了极致。他让自己变得无害,然后被历史放过了。

他真的赢了吗?

从政治角度看,曹宇输得彻底,他什么都没守住,曹操的霸业,曹丕的江山,曹叡的皇权,全毁了,他看着魏国从鼎盛走向崩塌,却一次都没试图拉回。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赢了。

他是所有皇子中活得最久的,84岁,远超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

他也是唯一善终的宗室长辈,没有被贬,没有被杀,也没有流放,他的儿子、孙子都保住了命。

历史从不讲“应当”,只讲“结果”,而曹宇的结果是——他活到了最后,看着一切权臣死光,自己还在吃饭、穿绸、养孙子。

这就是胜利。

有人骂他无血性,有人说他懦弱,甚至史书都称他“驽钝无能”,不堪大任,但事实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想活下去,就得舍得放弃一切表态。

他不是没判断力,恰恰是因为太清醒,他才知道,无论是曹爽的野心,还是司马懿的老谋深算,都不是他能对抗的对象。

他不想当棋手,更不想当棋子。

三国时期,有太多聪明人,但大多数都死在聪明上,能全身而退的,不多,更别说在政权更迭中,父子两代安然无恙。

曹宇,是个极少数,他用40年,把自己藏进历史的盲区,用沉默度过最血腥的年代。

别人的聪明写在诗文、兵法、谋略里,他的聪明,写在时间上。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如果你问谁是晚清最富有的女性,那无疑是慈禧太后,她当之无愧。作为晚清最具权力、拥有最多财富的女人,慈...
原创 陈... “老陈,上海的一些老朋友又给你写信了,让你去那边休息一段时间,你怎么看?”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推开书房...
原创 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这样形容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历史上的一代枭雄,亦有...
原创 西...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衣冠南渡,为什么这段历史被称作“衣冠南渡”呢? 公元311年,洛阳城陷入一片昏暗...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一行赴... 为了加强文博场馆之间的互通互融,5月2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主任白晓峰等一行莅临常德市丁玲纪...
家族传承的瑰宝:中华民国双旗开... 在安徽省徐女士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铜币 —— 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连叶纹版)。这枚铜币...
原创 甄... 电视剧《甄嬛传》以女主甄嬛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她在复杂宫廷中的成长与转变。在这条跌宕起伏的...
原创 珍...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日本而言究竟是否明智?它对中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对日本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讨...
原创 侦... 1947年4月,青化贬战役之后不久,西野6纵发生了一件颇具传奇色彩的侦察故事。 在华英桥西南方向的...
守护传承苏州园林文化,意义重大... 苏州园林文化的延续,既是守护历史遗产的责任,也是为古老建筑注入新生命力的核心使命。这包括对园林建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