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不久,广州也迎来了胜利的解放。在这一历史时刻,广东党政军的领导人们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中,我们看到的陈赓大将笑容灿烂,身姿挺拔,站在后排的右侧,成为了照片中最为耀眼的焦点。那么,除了他以外,照片中的其他领导人又是谁呢?谁的气场最为强大呢?
先来讲讲陈赓大将,他站在后排的右一位置,笑容灿烂,是这张合影中的亮点。他的笑容不仅仅是一种表情,更是陈赓性格的体现。他为人乐观、幽默,性格非常开朗,凡是出席场合,陈赓总是以灿烂的笑容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让他在人们心中,成为了温暖和亲切的象征。那时,他已经担任了第4兵团的司令员,而第4兵团原本属于第二野战军,解放广东是第四野战军的重要任务。由于陈赓的能力突出,虽然他是临时抽调到四野指挥,但他迅速协助第15兵团解放了广东,展现了他的出色军事才能。
接下来是照片中的李化民,他站在后排的左一。李化民来自甘肃临洮,早年是冯玉祥麾下的兵,参加了宁都起义并加入了红军。在广州解放时,他担任了第44军的副军长,隶属于邓华领导的第15兵团。解放广州后,他被任命为广州防空军司令员,并在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
左二的位置上是谭甫仁,他是广东仁化人,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早年是老井冈山的红军战士。当时,他担任第44军政治部主任,并在后期成为了昆明军区的政委。1970年,不幸的是,谭甫仁遭到歹徒袭击英勇牺牲。他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接下来是邓华,他站在左三的位置。邓华是第15兵团的司令员,在广州解放后,他兼任广东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邓华以指挥才干闻名,特别是在海南岛的战役中,他指挥韩先楚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传奇战例。1955年,邓华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后来成为沈阳军区的首任司令员。
方强大将站在左四,他来自湖南平江,是彭德怀红三军团的老将,担任第44军军长一职。第44军的前身是邓华亲自指挥和培养的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后来,方强还担任过广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等职。值得一提的是,方强是这张合影中寿命最长的人,他直到2012年才去世,享年100岁。
方方站在左五,他戴着眼镜,显得文雅而谦逊,代表着广东本土的革命力量。他曾经参与了长达三年的南方游击战。1949年,毛主席派遣叶剑英南下,成立华南分局,并特别叮嘱要与方方等人密切配合。方方成为华南分局的第三书记,协助叶剑英共同治理广东,后来还担任了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
吴富善位于左六,他来自江西吉安,是中央红军的一员,担任第44军的政委。他与方强配合默契,是合影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吴富善还曾担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等职务,并在1955年晋升为中将。
赖传珠是左七的位置,他也是江西赣县人,是中央红军的老将。当时他担任第15兵团政委,并兼任广东军区副政委,是邓华的得力助手。解放广州后,赖传珠协助邓华指挥解放海南岛。他后来成为开国上将,担任了北京军区的政委等重要职务。
叶剑英位于左八,他是这张合影中最为抢眼的人物,气场最为强大。叶剑英是华南分局的第一书记,也是广东省委的首任书记,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广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绝对是党政军一把手。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是这张合影中军衔最高的,后来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
前排的左一是陈戈,左二是萧向荣,他是开国中将。右一是洪学智,他身材高大,是这张合影中最为高大的领导人之一。洪学智的谦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蹲下身子与其他人并排。洪学智是合影中唯一两次获得上将军衔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合影中还出现了几位外国人,他们是苏联的摄影师。广州解放后,苏联派遣了一支摄影队前来拍摄新闻影片,这正好与广东党政军的领导人们合影,使得这张照片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