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军将士组成三人小组,形成‘作战小组’。两人负责抬枪,一人则警戒。1000名士兵由此形成了333个‘作战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枪械、战马以及满洲弓,组成360度无死角的火力点。最终,这333个火力点合力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火力网,成功击退敌人,并迅速摧毁了外国雇佣军的炮兵阵地。这一战让清军声名鹊起,震慑中亚,令邻国40年内不敢再犯!”
一
(编者注:本篇文章字数较多,建议先收藏,再慢慢阅读,避免日后难以找到。)
1826年9月,正在紫禁城的道光帝突然收到战报。来自中亚浩罕汗国的和卓张格尔已攻占了南疆的首府喀什噶尔,并自立为苏丹,称自己为“回疆之王”,宣布南疆从清帝国独立,要求与清政府平起平坐!
道光帝收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立誓一定要捉拿这名叛贼,亲自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那么,这个张格尔究竟是谁?为何突然出现在新疆?
实际上,他并不陌生,张格尔是“大小和卓之乱”中的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在叛乱失败后,他的父亲逃亡至浩罕汗国,并在那里生下了张格尔等三兄弟。张格尔为其中的第二子。
张格尔的父亲晚年生活贫困,曾向清朝上书要求归降,但因妻兄的阻挠未能实现。不久后,他便死于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自此,张格尔的家族便成为浩罕汗国手中的一张牌,一张意图染指新疆的牌。
1818年,浩罕汗国的国君派遣使者前往北京,要求南疆地区享有免税特权及治外法权,但遭到清政府的强烈拒绝,并严斥使者。愤怒的浩罕国国君决定利用张格尔这一“棋子”。
次年7月,浩罕国君召见张格尔,让他前往南疆制造混乱,进行“治安战”和“骚扰战”,为吞并南疆做准备。
自幼寄人篱下,张格尔心怀野心,时刻想着恢复自己家族在南疆的统治,甚至曾前往英国控制下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留学,学习英国军队的战术、武器与训练。因此,他并未错过这一机会,接受了浩罕国君的命令,带领几百名精兵前往南疆。
然而,张格尔并未选择与清军正面冲突。他灵巧地在各地游走,每到一个地方,便在人群中露面,散布关于“圣裔”尚存的消息。当清军出现时,他便迅速撤退,清军走后再度出现。这一策略让张格尔与清军玩了7年捉迷藏的游戏。
二
直到1826年,张格尔彻底了解了清军南疆的防务布局,决定不再忍耐,展开总攻!
他首先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派遣教官来帮助他。然后,他又获得了沙俄的援助,沙俄向他提供了20门野战炮。最后,在浩罕汗国的支持下,他得到了17000名精兵的帮助。
6月,张格尔携浩浩荡荡的军队进攻南疆。
而此时,清军的防线状况如何呢?事实令人震惊!当张格尔入侵时,南疆的清军驻防人数仅有4028人。其中3000人分布在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等八大主要城市,其余1000人则驻守在漫长的边境线上。
面对如此薄弱的防线,张格尔的进攻势如破竹。
短短半个月内,侵略军便相继攻占了和阗、叶尔羌、英吉沙尔等要地,尤其是驻守和阗的247名清军,全部战死,守城大臣桂斌也英勇殉国。
7月,张格尔的军队终于抵达了南疆的首府喀什噶尔城下。此时,浩罕国君已与张格尔产生矛盾,因害怕两面受敌,他决定率军撤回浩罕国。然而,张格尔通过许诺高官厚禄等方式,成功说服了3000名士兵留下,共同谋划“建国大业”。
8月,张格尔的“圣裔”身份得到了许多人信服,超过十万信徒聚集在他的身边,其中不乏喀什噶尔城内的居民。
8月20日,在城内叛徒的帮助下,喀什噶尔爆发暴乱,城破!1700名守军全部阵亡,守将庆祥自尽殉国。此时,南疆已完全沦陷!
接到战报的道光帝毫不犹豫,立即作出如下部署:
1、从黑龙江和吉林调派2000名索伦兵南下,作为大清的最后一张底牌;
2、命令京师的满汉火器营迅速开赴新疆,作为清朝的终极武器;
3、令北疆伊犁的锡伯营迅速南下,作为大清西部最强的战力;
4、命令陕甘的绿营军立刻入疆,作为西北的劲旅。
最后,道光任命伊犁将军长龄为主帅,杨遇春、武隆为参赞大臣。
道光帝这次可谓倾尽了全力,不仅调集了精锐,还派出了福康安时期的赫赫战功老将,堪称大清最后一代名将。
11月,清军三万大军在阿克苏城内集结完毕。与此同时,张格尔的五万大军也在阿克苏城外集结完成。
11月7日,双方在浑巴什河对峙,清军位于北岸,叛军则在南岸。双方剑拔弩张,准备一决高下!
7日辰时,清军率先发动进攻!
满汉火器营的一百多门神威炮迅速对准叛军阵地猛烈轰击,叛军的火力被压制下来。
先锋武隆阿带领2000人抢滩登陆,迅速展开白刃战,短短时间内,河滩上已是叛军的尸体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