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6日下午,周总理按计划抵达印尼参加万隆会议。当地华人纷纷提前站在路两旁,早早等待着总理的到来。大家热情高涨,挥舞着手臂,表达自己对总理的热烈欢迎。
当周总理的专车驶过时,那些等候已久的群众激动地呼喊着总理的名字,纷纷向车内挥手致意。与此同时,“周总理”也从窗内伸出手来,朝大家微笑着挥手回应。
看到这一幕,现场的华人同胞们的欢呼声愈发激烈,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刚刚与他们打招呼的并非周总理本人,而是朱霖——一位中国大使夫人。
那么,朱霖为何要代替周总理出现呢?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早在1955年1月15日,周总理就收到印尼政府的邀请,希望中国能够派遣代表团参加即将举行的万隆会议。一个月后,周总理回电确认了出席。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地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聚焦亚非人民的切身利益及未来发展,致力于反对殖民主义,倡导民族独立。这无疑是新中国的一个重大外交契机。
尤为重要的是,万隆会议邀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而非已经败逃台湾的国民党,这意味着新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对当时还被西方各国孤立的新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然而,对于美国和蒋介石集团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当听说中国受邀参加万隆会议时,他们自然愤怒不已。毕竟,亚非国家的反殖民主义立场直接触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美国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些国家摆脱其控制。而蒋介石,则仍然幻想着能反攻大陆,恢复国民党的政权,因此也决不希望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两者立场一致,遂共同策划了暗杀周总理的计划。
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开通直飞印尼的航线,因此周总理决定通过香港换机,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前往印尼。根据原计划,周总理将于4月11日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抵香港,然后再从香港直接飞往雅加达。
此行计划一经确定,特务们便通过秘密渠道获知了周总理的行程,并与机场清洁工勾结,将一枚特制炸弹放在了飞机上。蒋介石集团原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有预料到天意的安排。
在周总理出发之前,缅甸总理吴努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先带领代表团访问缅甸,再共同前往印尼。周总理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行程因此发生了改变。不过,有8名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仍需按原计划前往印尼。因此,代表团将分为两路,部分成员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按原计划前往印尼,而周总理则带领另一部分人先行访问缅甸,再赴印尼。
尽管行程有所调整,周总理仍不忘安全问题,他特别叮嘱工作人员要保障代表团成员的安全:“虽然行程有变,但仍有几位同仁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出行,他们的安全问题不能疏忽。你们一定要提醒英国驻华代办处艾希斯,亲自去机场确保安全。”
遗憾的是,飞机最终还是发生了爆炸事故,机上11人不幸遇难,仅有三名机组成员幸存。此事震惊了世界,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纷纷建议他取消行程,但总理毫不动摇:“我们此行是为了促进亚非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友谊,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没什么好怕的。”
在暗杀事件发生后,周总理的安全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深感压力,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亲自对机场到大使馆的整个路线进行了多次检查,直到确认没有任何漏洞,他才稍感安心。
4月16日,周总理乘坐的“空中霸王号”专机从缅甸仰光出发,顺利抵达雅加达。看到总理安全到达,黄镇终于松了口气。然而,尽管总理顺利抵达印尼,黄镇仍然保持高度警惕。毕竟,国民党特务可能随时会再次行动。为此,他将周总理围在中间,确保任何潜在的威胁都能被迅速应对。
黄镇还担心专车途中可能受到袭击,于是他预先准备了三辆相同的汽车,并临时调整了车内安排。最初安排是,第一辆车由周总理和黄镇亲自乘坐,第二辆车由程毅搭乘,第三辆则由黄镇的妻子朱霖与翻译陪同。没想到,黄镇突然给妻子一个眼神示意,朱霖迅速领会了丈夫的意图,立即与翻译一起上了第一辆车。
随着车辆驶向大使馆,沿途的民众早已聚集在路旁,热情地迎接总理。朱霖看到大家的欢呼,不禁模仿起周总理,朝窗外挥手致意。由于车速较快且朱霖坐在车内,没有人察觉到她的身份,而周总理一行人也顺利到达了大使馆,万隆会议得以如期召开,过程可谓有惊无险。
朱霖,作为中国第一代大使夫人,生于山西一个普通农家。从小便有着比男人还要坚定的报国之心。抗日战争爆发后,18岁的朱霖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游击队,活跃在太行山区,为党组织传递机密情报,屡次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正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朱霖遇见了黄镇,两人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起,并很快步入婚姻殿堂。婚前,他们约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婚后朱霖不能停止工作,而黄镇也全力支持她的选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黄镇被任命为首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朱霖自然陪伴左右。作为大使夫人,她不仅承担着传统的身份象征职责,还需要精通外交事务。为了能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朱霖学起了不少外交礼仪和技巧,虽然一开始有些抗拒,但在邓颖超的劝导下,她逐渐认识到其中的深意,开始主动学习。
1950年,朱霖随丈夫赴匈牙利担任大使夫人期间,还学会了匈牙利语。1954年,黄镇调任印度尼西亚大使,朱霖继续陪同,成为了既能充当外交使者,又能在重大场合为周总理提供帮助的得力助手。
有一次,某国的大使夫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不屑,朱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巧妙地邀请她品茶,并通过茶道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番“茶外交”,不仅让对方改变了看法,还成功加深了两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直到1977年,朱霖和黄镇回到中国,随后她在外交部工作直至退休。2021年4月,朱霖逝世,但她在外交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却永远铭刻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