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的魅力其实非常简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能够满足汉武帝的种种需求。
汉武帝渴望拥有一个继承人,而卫子夫便能给他带来一个儿子;汉武帝想要击败匈奴,她又能为他带来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顶尖战将;汉武帝希望后宫和谐,她则巧妙地管理后宫,使其井然有序;而汉武帝需要权力,卫子夫便带领卫家协助他牢牢把控朝政……
而这一切,陈阿娇都无法提供。至于爱情,陈阿娇能够给汉武帝,卫子夫同样也能给予。
因此,最终汉武帝选择卫子夫,似乎也就不再让人感到奇怪了。
要了解卫子夫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我们不得不从她的家庭背景讲起。
卫子夫的母亲史书中称为“卫媪”,即卫家的老太太。她出身于今天山西临汾地区,是个普通的底层百姓。那个时期,山西临汾常常遭到匈奴侵扰,百姓生活困苦,且生存环境恶劣,几乎没有好的生路。
为了谋生,卫媪年轻时便去了当地的侯府做仆人。在山西这片地区,当时唯一的侯府便是平阳侯府,而这座侯府的开创者是汉初的开国功臣曹参。
虽然在侯府当仆人身份不显,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随着时光流逝,卫媪娶了一位姓卫的男人,并生育了三女一子,其中最小的女儿便是卫子夫,唯一的儿子则名叫卫长君。
至于卫子夫父亲的具体身份,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虽然他出身平凡且并没有显赫的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卫子夫成为皇后时,按常理,她的父亲应该会被追封并受到尊敬,然而史书上对于卫子夫父亲的事几乎没有任何记载,而且即便卫子夫为皇后,似乎也并没有追封父亲的迹象。
更令人疑惑的是,卫媪在之后似乎改嫁给了一个姓郑的男人,并且与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奇怪的是,这些儿子竟然都姓卫,而非郑。若按父姓来说,卫青应该叫郑青。这些迷团至今无人能解,但在当时,改嫁的现象并不罕见。汉朝初期,黄老之道盛行,社会规则相对宽松,所以女性改嫁也并不罕见。
卫子夫的家庭背景可谓相当复杂,而她自己出生于极为低微的阶层。当她稍微长大,母亲为了让她有更好的出路,将她送进了平阳侯府当歌女。
虽然做歌女看似身份不高,但若有幸被侯府主人看中,成为妾室,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卫子夫天生丽质,凭借美貌,她成功地抓住了这条路的机会。
然而,卫子夫命运的转折点在于一位关键人物——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其实际封号是阳信公主,因嫁给平阳侯,才被称作平阳公主。作为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在汉朝拥有极高的地位,尤其在汉武帝登基后,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在平阳公主的影响下,她接管了侯府的内宅事务,卫子夫便归平阳公主管理。平阳公主让她参与宫中的活动,这为卫子夫后来的命运铺平了道路。
那时的平阳侯府虽封地在山西临汾,但平阳公主和丈夫常年居住在京城。侯府的下人也都随之迁往京城,卫子夫便也成为了宫中一员。
时间一晃,公元前139年春,汉武帝到祖坟祭拜时,途经平阳公主府邸,顺路拜访。此时的汉武帝正感到郁闷。自登基以来,窦太后实际掌握着政权,汉武帝手中的权力有限。汉武帝本打算改革国家,却因窦太后的反对而屡屡受挫,甚至连老师也被杀,儒家学者被一并清除,史称建元新政的失败。
这一系列挫折让汉武帝深感无力,直到他意识到只要窦太后还在,他便无法真正掌权。在这种压力下,汉武帝不得不开始隐忍,悄悄积蓄力量,等待窦太后的去世。
而在这种背景下,皇后陈阿娇的处境尤为尴尬。她既是皇后,又是窦太后的亲外孙女。按理说,汉武帝若要争权,应当扶持陈家与窦家对抗,但陈家无法满足汉武帝的需求,尤其是陈阿娇多年未能为汉武帝生育后嗣,这对一位皇后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缺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故事开始了。
某一天,汉武帝拜访平阳公主时,看到卫子夫的舞蹈,深深被她吸引。卫子夫的秀发乌黑亮丽,舞姿优美,犹如当时的“明星”。于是汉武帝趁机召见卫子夫,且在随后的换衣服过程中,直接临幸了她。
这一次的临幸,让卫子夫的身份迅速发生了变化。她被带入宫中,但初期汉武帝并未再宠幸她。宫中仍是陈阿娇主导,一年多后,汉武帝才再次注意到卫子夫。
卫子夫并不急于追求宠爱,而是希望能回家,但汉武帝重新对她产生兴趣。随着两人逐渐增进感情,卫子夫终于怀孕,并生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女儿。
这位女儿的诞生,给汉武帝带来了极大的喜悦,也证明了他并非不能生育。卫子夫因此得宠,而卫家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朝廷的重要势力。
几年后,随着窦太后的去世,汉武帝得以完全掌握政权。为了彻底摆脱窦家的束缚,汉武帝废除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改立卫子夫为皇后。卫子夫再次怀孕,并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据。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家也在随后的权力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终,卫子夫和卫家都达到了他们人生的巅峰,成为了当时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
综观卫子夫的上位之路,可以看出,虽然她的成功与命运中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她的努力与卫家自身的力量无疑是她成功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