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的第一美人,许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叶赫老女”东哥,或者是顺治帝心目中的白月光——董鄂妃。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人,虽然各有各的魅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关于她们的画像和记载远远无法完美再现她们的容颜,究竟谁最美,也永远无法定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己心目中的“美人排行榜”。
然而,真正能够凭借照片被后世公认的“清朝第一美人”却是晚清时期的四格格。她的美貌即使是黑白照片中,也依然光彩照人,难掩她的风华绝代。遗憾的是,古往今来,许多美丽的女子命运都多舛,四格格也不例外。美丽与悲剧总是相伴而行,她的一生几乎都被慈禧操控,命运难以自主。
慈禧太皇太后在晚清时期非常喜欢拍照,因此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像资料。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慈禧的身旁常常会出现一位眼神中带着几分忧愁的女子。虽然她在照片中几乎没有显露出太多的微笑,但她那不言而喻的美丽却使得宫中众多妃子都相形见绌。这位女子并非一位后宫嫔妃,而是庆亲王的女儿——四格格。
庆亲王奕劻,作为晚清的宗室重臣,后来因深得慈禧宠爱而成为了“铁帽子王”。奕劻不仅以拍马屁、溜须拍马为人所知,还凭借这一手滑溜的手段,稳稳占据了慈禧身边的重要位置。可是奕劻本人并无什么真才实学,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与慈禧的关系。为了让自己在宫中更加稳固,奕劻将年幼的四格格送入宫中,供慈禧宠幸。
四格格生得美丽动人,且格外聪慧,进入宫中后,她毫不犹豫地为博得慈禧的喜爱,付出了巨大努力。她深知,这样一来可以为父亲奕劻的仕途铺路。外人或许认为,能在慈禧身边受到宠爱、享尽荣华富贵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实际上,四格格身处其中,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深深的压抑与痛苦。
从小,四格格接受的教育就完全是按照慈禧的喜好来定制的。慈禧钟爱文艺,四格格便精通琴棋书画;慈禧喜欢打麻将,四格格也不得不从小学起这些游戏。而她的生活,几乎没有一刻可以自由支配,满满的课程与责任让她根本无暇追求自己的兴趣。
随着四格格逐渐长大,奕劻便迫不及待地将她送进宫中,四格格也不负众望,迅速成为慈禧身边的宠爱之人。从许多遗留下来的照片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四格格的美丽,更能感受到慈禧对她的特殊关注。作为王爷的女儿,四格格总是站得离慈禧最近,这种特殊待遇足以证明慈禧对她的宠爱。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宠爱,四格格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慈禧看着四格格渐渐长大,开始考虑她的婚事。按照常理,婚姻大事应该由父母决定,但慈禧却毫不顾忌,亲自为四格格挑选了一个丈夫——她的心腹大臣福禄的第九子。四格格虽然心中不愿,但为了父亲和家族,她依然不得不勉强接受了这个安排。
幸运的是,四格格的丈夫是一个英俊儒雅、温文尔雅的男子,对她关怀备至,细心照顾。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婚姻带来的温暖和自由,也因此开始了幸福的婚后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慈禧开始感到寂寞,三天两头就召四格格进宫陪伴,而一旦进宫,四格格往往不得不在宫中待上几个月。这对于已经有了家庭的四格格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从前,她是为了父亲和家族而忍受宫中的束缚;而现在,她为丈夫而忍气吞声,强颜欢笑,内心却早已疲惫不堪。就在四格格和丈夫渐渐培养感情时,悲剧发生了——四格格的丈夫突患重病,未等到妻子的最后一面便撒手人寰。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四格格痛不欲生,她请求慈禧允许她回家送丈夫最后一程。慈禧虽然同意,但四格格的孝期尚未结束,慈禧便再次召她进宫。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四格格尚在服丧期间,慈禧依然要求她参与宫中的活动。据《清史稿》记载,慈禧曾在一次听戏时要求四格格登台表演。当时正有一出《妙善出家》,慈禧认为其中扮演龙女的演员表演生硬,便要求四格格换上戏服重新演一次。此时,四格格正身处丧夫的巨大悲痛中,然而为了讨慈禧欢心,她不得不强忍心中的痛苦,登台演出。可以想象,这一事件对她来说是何等的沉重。
这件事后,四格格再也无法忍受,她向父亲请愿要求离开宫中。然而,父亲奕劻却严厉斥责她,告诫她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危及整个家族的安危。在无奈之下,四格格只能回到那个冷冷清清的宫中,继续成为慈禧的提线木偶。直到慈禧去世,四格格才获得了短暂的自由。可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容光焕发的美丽少女,而是一个经历过无数苦痛的老妇人,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