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0年前,日本人秘密拍摄中国云南大理,真实面貌令人惊叹
创始人
2025-09-06 02:03:22
0

在上个世纪初,为了实现对中国的殖民统治,日本派出了许多探险家和学者,深入中国各地收集有关天文、地理、历史演变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探险家对中国的各个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亚东印画辑》便是他们在中国探险过程中所获得的一项“成果”。

下列照片是当时日本探险家们拍摄的云南大理地区的部分影像,反映了大理的风土人情。这些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近百年前大理城的真实面貌。

照片中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便是大理城内的五华楼。始建于唐代的它,曾是南诏国宴请贵宾的地方。历史记载中提到,当时的五华楼周长达2.5公里,楼高超过30米,可以容纳上万名宾客。

五华楼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焚毁与重建,这张照片展示的正是明代初期的五华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上世纪60年代再次遭到拆除。现如今的五华楼是在1998年重建的。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当时大理城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街道延绵数里,两旁商铺林立,熙熙攘攘的行人络绎不绝。街道两侧,一座座青瓦房屋错落有致,绿色植被掩映其间,展现出云南民居独特的美感。云南的民居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生动展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这是位于大理城墙脚下的木材市场。商贩们把精选的木材靠在城墙旁边展示,有的木材甚至直接堆放在地上,一些顾客正在和商贩商讨价格。由于岁月的侵蚀,城墙的顶部已经出现了许多塌陷,墙体的垛口也逐渐消失。城墙两侧,青翠的植物蔓延生长,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

在苍山脚下,有座历史悠久的崇圣寺,它始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刹。寺内伫立着三座宝塔,其中一座高耸入云,居中而立,两座较小的宝塔分别位于南北两侧,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塔群。宝塔的背后,是苍山的应乐峰,正前方则是洱海。三塔巍峨屹立,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卓越智慧。

远处的青山如墨,洱海的烟波浩渺,湖面上一只帆船正随波逐流。近处,洱海的岸边,一名男子牵着马,正急匆匆地赶路,马背上驮着两大包茶叶。马匹在当时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驰骋在驰名中外的茶马古道上,载着茶叶,运输的马队源源不断。

在一条石板路旁,一棵巨大的古树为过路的商旅提供了庇荫。树下的两家店铺成了商旅歇脚的地方,店主还特意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马棚,方便路人给马匹喂草或饮水。大树的荫蔽和临近街道的便利位置,使得这两家小店成为了商旅的理想休息地。

这座建筑是大理厘金局分局,位于下关。门前竖立着两只石狮子,显得威武庄重。竹竿上悬挂着厘金局的旗帜,一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厘金局是清朝政府为征收捐税而设立的关卡,主要负责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进行税务征收。直到1931年,国民政府才取消了这一制度。

这张照片呈现的是大理街道上的赶集场面。很多当地人戴着传统的斗笠,背着竹篓来到集市上购物,他们的衣着和装扮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云南大理地区的人们喜爱背着背篓出行,这是因为背篓方便携带各种物品,无论是避雨、搬运茶叶,还是带些柴火和猪草,背篓总能提供最便利的方式。

接下来是一张拍摄自洱海北岸上关的风光照片。远处的洱海水面宽阔,烟波浩渺,宁静而辽远。一艘小船正行驶在水面上,船上的人正在照看网箱中的养殖鱼。近处的庙宇旁边是辽阔的农田,一名农民正弯腰劳作。四周青山绿水交织,苍山洱海的景色如同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大理下关的风光。层层梯田如织,青山环绕着绿水,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无论是四季更替,还是百花竞放,这片土地都弥漫着扑鼻的清香。下关最为著名的便是那长时间持续的强风,一年中,大风天数多达35天以上。

这是大理街上的一间大理石工艺品商店,桌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的大理石制品,圆形与方形的摆件相得益彰,底座则采用木材雕刻,展示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店主是一位留着胡须的中年男子,光头显得特别有艺术气质,他正站在柜台后,热情地招呼着路过的顾客。

大理宾川县的鸡足山因山形酷似鸡足而得名,是佛教的圣地之一。这里风景如画,四季山清水秀,云雾缭绕。鸡足山是禅宗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曾在此入定,从此奠定了鸡足山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

在街头集市上,几位白苗族女子身穿民族服饰,头戴着象征身份的“凤凰帽”。她们光着脚,背着布袋,正在街边挑选商品,传统的装束和生活方式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这座小吊桥位于鸡足山下,溪水潺潺流过,桥的一端是座小寺庙,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吊桥成为通往寺庙的重要通道,桥下水声悠扬,增添了不少宁静的气息。

大理城边的露天市场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美食,遮阳伞下,商贩们忙碌地招待着来往的顾客。摊主好奇地望向镜头,生动地捕捉了这个时刻。

大理的山川风光,青山苍翠,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无论是远处的山脉,还是眼前的绿水,均呈现出一幅极具生机的自然画卷。

在大理下关的西洱河畔,有一座天然桥,这座天生桥是大理通往保山怒江的要道。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桥下江水滔滔。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这里与敌军展开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并成功擒获孟获。

时光飞逝,已有94年过去。古老的大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今天的大理焕发出全新的风貌。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大理呢?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