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之后,中央红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大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北上长征。然而,仍有一支坚强的红军队伍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他们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游击战术,有效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为红军主力的行动提供了战略支援。
在这片广袤的南方八省,至少活跃着9支红军游击队。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细细梳理一下这些游击队的情况,他们的领导人是谁,历史留下了哪些事迹?
傅秋涛,湖南省平江县人,生于1907年8月3日,1925年便投身革命。长征之后,他成为湘鄂赣省委的代理书记,并兼任省军区政治委员,重建了红16师并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兼第1团团长,第7师副师长等职务。建国后,傅秋涛成为开国上将,并在总参谋部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队列部部长和动员部部长等。
谭余保,湖南省茶陵县人,生于1899年12月,1926年加入革命。红军主力北上长征后,他担任了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并且成为湘赣游击司令部政委。在抗战时期,他被任命为新四军参议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东南分局巡视员。建国后,谭余保担任湖南省副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重要职务。
刘英,江西瑞金人,1903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在赣东北怀玉山区失利后,刘英与参谋长粟裕带领余部成功突围,后改编为工农红军挺进师。抗战期间,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然而,在1942年5月18日,他在永康县方岩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39岁。
粟裕,湖南会同人,原名粟多珍,生于190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并在长征后,担任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及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员。抗战时期,他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第一师师长等职务。建国后,他成为开国大将,并在国防部担任副部长职务,还兼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黄道,江西横峰人,1900年4月25日出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3年加入革命。他曾担任闽赣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红军主力北上长征后,奉命留在闽北开展游击战。抗战期间,他领导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他本人也担任了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1939年5月23日,黄道在前往皖南新四军军部途中遭到特务下毒袭击不幸牺牲,享年39岁。
叶飞,福建省南安人,原名叶启亨,生于1914年5月7日,1928年投身革命。他曾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带领队伍坚守了极为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他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务。建国后,叶飞成为开国上将,并在海军担任司令员和政委等职。
高敬亭,河南省新县人,1907年出生,1928年加入革命。在红军主力长征北上之后,他奉命重建红二十八军,面对严酷的环境,依然在大别山开展了三年的艰苦游击战。抗战时期,他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1939年6月,高敬亭不幸遭遇错误处决。直到197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他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
周骏鸣,河南确山人,1902年出生,1931年投身革命。曾任红五军团团长,后调任河南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并组织鄂豫边红军游击大队展开游击战争。抗战期间,他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团长、第二区师长等职。建国后,周骏鸣担任了林业部副部长、黑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等职务。
陈毅,四川乐至人,1901年8月26日生,参加了湘南起义,并在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军长等职务。建国后,陈毅成为开国元帅,并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项英,工人领袖,江西人,1898年5月出生,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1941年1月,项英在皖南事变中不幸遭叛徒杀害。
张鼎丞,福建永定人,1898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主力北上长征后,他奉命继续在闽西展开游击战,并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战期间,他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后调任中央学校工作。建国后,张鼎丞成为福建省委书记、中组部部长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这些南方八省的九支红军游击队,在1937年下半年,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陆续下山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成为了南方抗日力量中的一支重要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