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宋朝之后才有,那之前的古人冬天怎么办?穷人富人差别大!
导语:棉花是我们常见的农作物,在天气温润的地区,农民普遍种植了大量的棉花。现代生产力的驱动下,棉花的品质更是不断提高,棉花的柔软度和颜色都明显提升。当人们置身在一片雪白的棉花田地里边,这也是一种非凡的享受。
当然,棉花主要作用还是用来做成衣物和被子。即便现代社会通过化学工艺合成了涤纶成制品,但人们还是喜欢穿着棉质的衣服和被子。毕竟,棉花柔软暖和,还是天然制品,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大有裨益。
实际上,棉花原产于阿拉伯半岛,它经过不断的人工培养,才慢慢有了现代的产量。棉花本是一种观赏性植物,人们大多只是摆放在家里。起初,棉花的产量也很低,因此需要人工选种。宋朝之时,我国人民将棉花从阿拉伯引入到了新疆,随后又带入了内地。这才有了棉花在中华大地上的盛放。
棉花惠及穷人
棉花带入本土之后,贫苦老百姓得到了最多好处。他们生活拮据,根本就得不到足够的御寒衣物。因此,棉花是我们老百姓的救星。有了棉花之后,他们的不再惧怕严寒,人们将棉花塞在被子里边,这样一来,被子就变得充实和柔软了许多。这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棉花还让江南的织布产业迅速发展,人们的衣服变得更加华丽和廉价了,普通老百姓得以借助生产衣物而走向富有。这间接地推动了宋朝的经济生产。
此外,宋朝种植棉花之后,他们可以用来和北方游牧民族做贸易,棉花制品深受游牧民族喜欢,这缓解了民族纠纷,让贸易合作成为了常态,我国的民族交流开始增加了。
棉花之前
在没有棉花之前,人们的生活相当糟糕。普通老百姓想要抵抗寒冬,他们只能通过加垫茅草等农作物。在北方,人们集中睡在炕上,可是还是会无比寒冷,毕竟温度是难以留存的。智慧的人们就想出了办法,他们把秋天的稻草集中起来,填充到用麻布制作的衣服里边,这样才能勉强熬过冬天。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的御寒方式就太多了。他们可以穿上用动物毛皮制作的衣服,还做成了衾。这种衾相当名贵,通常是猎人们先去收集厚实毛皮,然后制作成为一个个块状,然后缝补起来。
衾的颜色也有很多,它的保暖效果相当好,这是棉花都不能媲美的。当然,富人家庭还有一大堆的柴火,他们将炉火烧得滚烫,这样一来,整个房间都温暖舒适,富人们足不出户,呆在炕上享受生活。
穷人过冬
在过去,穷人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倍受压迫,封建统治者还收取严苛的赋税。穷人只能靠种田为生,他们每年的剩余粮食就不够自己去吃,那里还敢奢求购买动物的毛皮了。因此,冬天来临之时,也是穷人最为悲惨的光景。
可是,人们和自然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穷人们在冬天之前会尽可能地收集木柴还稻草,他们还会将树皮和秋天的野草打回家里。穷人们将衣服塞得满满的,然后一起挤在一张大床上。
如果天气特别寒冷,他们也会点燃炉火,用树皮,秸秆,稻草,还有各种野草去留住热量。人们用麻布盖住自己的身体,大家蜷缩起来,紧紧地贴在床上。而下方则是缓慢燃烧的炭火,上方用炭灰掩盖住,这样就能让温度达到一个合适的程度。而炭火的利用率也能达到最好。即便这样,他们的冬天依旧无法阻挡一阵阵的风霜。毕竟,穷人的屋子都是透风的,有时候屋里边和屋外温度相差不大。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穷人和富人的差别还都是很大的!
#朝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