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鲁海
得知郭永胜老前辈的离世,我感到无比悲痛。郭永胜不仅是我父亲徐炜的老战友,也是113师的前辈。我还记得在2010年6月,我曾经到南京采访过他,那次访问让我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他与我分享了许多在战争年代的生动故事,这些宝贵的回忆深深地教育和激励了我。
2010年的南京采访中,参与者包括了337团的多位老兵,他们曾在龙源里进行过阻击战。前排左起:刘新、郭永胜、徐道义、温克弟、陈忠孝、杨曼珍以及我,徐鲁海。
郭永胜是一位在抗战时期参军的老八路,他的军旅生涯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风云变迁。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他在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的卫生队担任卫生员,随后成为军医,参与了1至4次战役以及铁原的守备战。在战斗中,他展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抢救伤员,因而获得了广大指战员的赞誉,并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
在龙源里追击美军的战斗中,郭永胜曾回忆起1952年3月,337团与朝鲜人民军第4军团共同驻守在朝鲜西海岸,建立起防御工事。在面对美军发起的细菌战时,他积极参与组织连队官兵打扫卫生,甚至在驻地200米内纵火燎荫,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和清理工作。他主动检查官兵的个人卫生,安排为每位战士注射了包含鼠疫和斑疹伤寒在内的五联疫苗,并带头为驻地的朝鲜民众接种,以巩固军民的卫生防线,有效摧毁了敌人的细菌战阴谋。
在一次反细菌战动员大会上,各位指战员齐心协力,确保战斗力不受影响。
1952年3月18日晚,美军在337团3营驻地大圆山悄然投下细菌弹。随着炸弹的爆炸,一种如苍蝇般的小虫子从地面飞起,长着黑色的绒毛,周围则密布着蚊子、跳蚤和臭虫,甚至老鼠,走一步就能看见数不清的虫子。此前,在团部和2营驻地也发现了类似的有毒生物,经过化验,确认它们携带着伤寒、霍乱、鼠疫和痢疾等致命病菌。
当3营的战士们立刻向团报告时,团政委徐炜马不停蹄地骑马和参谋卢洪亮一同紧急赶往大圆山。此时,团卫生队长李敏、军医徐道义以及郭永胜已在现场,指挥前来的7连和8连,举着火把冲向那些虫子最密集的地方。将野草点燃后,熊熊大火在土坎上蔓延,伴随着虫子的尖叫声,大家齐心协力、毫不退缩。在此之际,敌机也向这片火光飞来,徐炜果断下令部队隐蔽。敌机盘旋一周后,再次投下不少纸箱和毒虫。
在得知敌情后,郭永胜向徐炜汇报,并带领战士们冲向虫群,手握火把奋力扑灭。经过一轮激烈的战斗,所有毒虫最终被消灭。由于他在粉碎美军细菌战中的卓越表现,郭永胜获得了上级的赞赏与表扬。
归国后,郭永胜继续在部队中服务,先后担任团卫生队长、师医院副院长、院长及卫生科长等重要职务,为军队的卫生和医疗事业贡献了宝贵的力量。他后来调任南京市工作,始终保持和发扬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许。郭永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充满奉献的一生。他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切可敬的老前辈、老领导和老同志,我们对郭永胜老前辈深表悼念,祝愿他一路走好,愿其家人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郭永胜老前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