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清朝宫廷戏剧中,比如《戊戌风云》,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情节——光绪皇帝竟然称呼自己姨妈、慈禧太后为“亲爸爸”。这个称呼让许多人感到非常困惑:难道这是清宫剧在历史上胡编乱造,还是说的确曾经发生过?实际上,在清朝历史中,光绪确实以“亲爸爸”这一奇怪的称谓来称呼慈禧太后。
慈禧作为一位尊贵的太后,身为女性,为什么会喜欢光绪用“亲爸爸”这样的称呼呢?在清朝历史上,光绪和慈禧的关系非常特殊,可以说是一对既复杂又微妙的“母子”关系。
首先,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年仅19岁。为了继续掌控清朝最高的权力,慈禧坚决地把年仅四岁的小外甥载湉立为帝。这样,光绪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位皇帝,且深受慈禧影响。
其次,光绪实际上成了慈禧权力的傀儡。慈禧虽然将小外甥立为帝,但她的动机并不单纯,而是为了继续操控朝政,光绪不过是她继续掌权的工具。因此,从光绪四岁起,他便生活在慈禧的高压之下,时常受到慈禧的责骂与训斥。光绪对慈禧的恐惧极深,每次见到她都心惊胆战,语无伦次。最让他困惑的是,慈禧对他表达的“皇太后吉祥”也总是冷淡回应,甚至有时毫不客气地对他大发雷霆。光绪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慈禧身边的李连英对光绪产生了怜悯之情。李连英非常擅长揣摩主子的心思,凭借对慈禧情绪的敏锐观察,他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于是,他决定提醒一下光绪。李连英开导道:“皇上,您是否注意到,老佛爷每次听到您叫她‘皇太后’时,总是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您是否应该换个称呼呢?”光绪思索了片刻,但依然没有想出什么合适的称呼,于是询问李连英该如何称呼慈禧。
李连英想了想,眼神一转,神秘地说道:“您不妨试着称呼她为‘亲爸爸’。”光绪愣住了,内心充满了疑惑:称呼一位女性为“亲爸爸”实在太奇怪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李连英显得非常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光绪也知道李连英一直是慈禧的心腹,懂得她的喜好,于是决定试试。
第二天,光绪忐忑不安地去向慈禧请安。虽然心里有些难以启齿,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喊出了“亲爸爸吉祥”这五个字。果然,慈禧听后立刻露出了笑容,亲切地拉住了光绪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关切地问寒问暖,态度比以往更加温和亲切,仿佛是换了一个人。这让光绪更是迷惑不解,他依然不明白为何“亲爸爸”这个男性化的称呼能让慈禧如此欢喜,但他已经看到了效果,因此从此便一直以“亲爸爸”来称呼慈禧。
这其中反映了光绪在宫廷生活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强烈的求生欲望。称呼慈禧为“亲爸爸”,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称谓改变,它也体现了光绪对宫廷压迫的无奈与心酸。实际上,李连英的这番“点拨”可谓是慈禧与光绪复杂关系的转折点。李连英看透了慈禧的心理,掌握了她的情感需求,而这一点也使他在慈禧身边始终处于重要位置。
慈禧为何如此偏爱光绪称呼她为“亲爸爸”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有人解释说,满语中“爸爸”一词意味着“母亲”,但也有学者指出,满语并没有这种含义。那么到底为什么慈禧如此希望光绪如此称呼她呢?
有一种看法是,慈禧不希望别人将她视作女性,尤其是在政治权力的层面。尽管她实际上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但作为一位女性,慈禧仍然需要不断面对性别偏见。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掌权的情况极为罕见,除非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帝,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权力。慈禧通过政治手段获得了极高的权力,她的心里非常清楚,这种权力始终无法脱离男性统治的框架。因此,她希望别人将她视作一位像男性皇帝一样的统治者,尽管她已经拥有了实权。
此外,慈禧还希望继续掌握皇权。她通过扶持傀儡皇帝如同治、光绪等,保持着对清朝的控制。她深知一旦光绪亲政,自己的权力就会遭遇挑战。通过光绪称呼她为“亲爸爸”,她至少在形式上保住了作为男性皇帝的尊严和地位。这一点类似于历史上乾隆在将权力移交给嘉庆后,仍然暗中控制朝政的做法。
最后,这个称呼也有助于拉近慈禧与光绪之间的亲近感。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而慈禧也曾说过,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儿子,自己对他有着母亲般的感情。因此,称呼她为“亲爸爸”实际上是为了表达更亲密的关系。
总的来说,慈禧偏爱光绪称呼她为“亲爸爸”,与她强烈的权力欲望和对性别身份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这个非常特别的称呼虽然让人感到荒谬,但却也反映了慈禧在宫廷中的复杂心理与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