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闯关东》中的朱开山,无疑是朱家举足轻重的象征,犹如家族的定海神针。他是那个家族的灵魂,经历了一生的传奇故事,堪称一位真正的老英雄。面对外国侵略者,他从未表现出任何怯懦,那面对日本侵略者又怎会退缩呢?然而,后来的朱传文却背叛了国家,选择投敌。朱开山为何最终还是选择将他接回家呢?
在《闯关东》中,朱开山不仅是一个平民英雄,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草莽商人。他身上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他曾勇敢地对抗洋人的侵略,因此被视为民族英雄。后来,带着一家人走向东北,朱开山再次蜕变为一位别具传奇魅力的商人,开创了新的生活。
在朱家经营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打压与困扰。大儿子朱传文由于性格懦弱、胆怯,又缺乏远见,很快就被敌方的森田收买,成为对付朱家的工具,为自己的前途而背叛了家族。
面对儿子朱传文的叛国行为,朱开山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与失望。他的性格使得他宁愿选择为大义而牺牲自己的亲子关系,也不愿对朱传文的不忠行为视而不见。然而,最后朱开山却选择了宽恕,允许朱传文回家,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接下来,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朱传文是一名坏人吗?实际上,朱传文身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他的心态拿着典型的小农思想,经营起菜馆来,他很擅长钻研菜色,尽管如此,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他作为儿子和哥哥,基本上算得上是合格的。他不是个坏人,只是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视野境界显得贫乏。
至于朱传文投靠森田,一方面是因为轻信,另一方面也因森田承诺能够保护山东的菜馆,并且保证不会对朱家的人造成伤害。朱传文听信了森田的美好谎言,而森田以山河矿的管理权作为诱惑,彻底迷惑了朱传文,导致其做出背叛的选择。
然而,当朱传文看到弟弟朱传武冰冷的尸体时,他终于清醒过来,迅速向森田开枪,显示了他内心的善良与人性。这表明,虽然朱传文缺乏强烈的民族情怀,但他仍然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这便是朱开山选择原谅他的首要原因。
最初,朱开山对朱传文的行为感到极为愤怒,甚至曾一度在病床上险些将他掐死,但最终还是放他一条生路。朱家虽然在内部有时出现摩擦,但在面对外界困难时,他们总能够团结一致,展现出家族的凝聚力,朱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缩影的代表。
再者,朱传武的死对朱开山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而朱家目前人丁稀少,第三代孩子尚未成长。如今正是朱家最为困顿的时刻,他们若想回到山山东,重启生机,绝对需要团结力量,朱开山这种力量与智慧便引导了他做出权衡现实考虑的决定。
朱传文和朱传武是不同的人,朱传文身上并没有为家国殚精竭虑的情怀,实际上他更像是普通百姓的缩影。这样的角色难免引人不快,但也并不是盲目可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朱传文这样的普通人不在少数,不能因为他们的脆弱而给予杀戮。很多时候,只有当他们亲身经历苦难,受到切身的伤害,才能真正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或许,朱传文在回归后的转变,便是这一点的体现。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