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宋朝时期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词人之一,她的才情广为人知,尤其在书画和金石学方面都有造诣。然而,尽管她以诗词才华著称,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赌博,她甚至专门撰写了有关赌博技巧的专著。
赌博的历史悠久,尤其在王公贵族中尤为盛行。《世说新语·汰侈》中就记载了王武子与君夫的一段话:“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表现了古人对于赌博的一种文化认同与雅致追求。
李清照的赌博嗜好,并非源于天生的嗜好,而是因她遭遇了诸多生活的打击。在她的一生中,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孤独的她只能在漫长的流亡生涯中找到寄托。晚年她没有子女,内心的孤寂只得通过山水间的游历和赌局中的起伏来缓解。赌博,在她心中,似乎成了排遣无尽心事的方式之一。
李清照为此撰写了一本名为《打马图经》的赌术著作,列举了二十多种不同的赌博方式。书中,她明确表述她的意图:“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这意味着她希望后世了解,她是“命辞打马”这一赌法的创始人,她对此心生自豪。此外,她还撰写了《打马赋》,其中提到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好赌人物和事件,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等人物的豪赌事宜,赋文中透露出她对这些人物的敬仰。
李清照不仅对赌博有浓厚兴趣,还在赌技方面颇有造诣。在《打马图序》中,她写道:“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她的赌局不仅规模不同,且无论多小的赌注都能精确掌控,表现出她的技巧与专注。她称自己“一生精而已”,这两字足以反映她在赌博中的超凡技艺。《古今女史》也尊称她为“博家之祖”,这称号确实名副其实。
易牙,齐国的宫廷厨师,因其精湛的烹饪技艺被后世厨师称为“祖师”。作为齐桓公的宠臣,易牙深知桓公的喜好,并尽全力讨好他。某次齐桓公随口提到未尝过人肉的味道,易牙不顾一切将年仅四岁的儿子杀害,煮成肉汤献给桓公。桓公品尝后大为赞赏,询问肉的来源,易牙泪流满面地回答道:“这是我儿之肉。”这种极端行为感动了齐桓公,认为易牙胜过亲情的忠诚,进一步宠信了他。尽管管仲曾警告齐桓公,认为易牙如此做法不合人伦,最后桓公还是因食欲驱使将易牙重新召回宫中。
然而,易牙的结局并未因此而幸福。齐桓公死后,易牙联合齐桓公的庶长子无亏将其囚禁致死。最终,易牙被追究责任,失败后逃到彭城,继续其烹饪事业。易牙为鲁菜的奠基人,被誉为烹饪界的祖师。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名将,他因家族遭遇陷害而逃入吴国。历经艰难,他在吴王姬光的扶持下,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带领吴国大败楚国。伍子胥不仅成功复仇,还在吴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人称他为乞丐祖师爷,传说他因在吴国度过饥荒,故吴国人民在其墓前供奉他的画像,以表感恩。
管仲虽为周王室后裔,但家境贫困,曾与鲍叔牙合伙经商。管仲因见识广博,了解民间疾苦,成了春秋时期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国家管理者,他设立了“女闾”制度,帮助特殊服务行业的女子建立统一管理,成为最早的青楼。此举不仅保护了这些女子,也为日后的青楼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管仲被青楼女子视为祖师爷。
盗墓这一行为在中国历史上长久存在,尤其在三国时期,曹操被公认为盗墓的祖师。曹操在战争前夕,为了获取战时资源,曾盗取过梁孝王的墓中宝藏。陈琳在为袁绍写的檄文中提到曹操亲自挖掘王墓,抢夺金银珠宝,甚至还特设了盗墓专职军官。因其盗墓行为被广泛宣扬,曹操成为盗墓者的祖师。
蒙恬是秦朝的一位名将,历史上被誉为毛笔的发明人。他在边疆军旅中,为了解决文书往来缓慢的问题,用兵士的头盔红缨和狼毛,发明了毛笔。这个发明不仅提升了书写效率,还为后来的制笔行业奠定了基础。如今,蒙恬被誉为毛笔的祖师。
吕洞宾,八仙之一,被尊为剑祖和理发业的祖师。民间流传的故事讲述了吕洞宾为避免明太祖朱元璋因头痛问题杀害剃头匠,而用宝剑化作剃刀替朱元璋剃头,最终消除了朱元璋的不适,广受理发匠的敬仰。理发行业因此尊吕洞宾为祖师爷。
宋慈,南宋时期的法医学家,是《洗冤集录》的作者,该书至今仍是法医学的重要参考书。通过他对死因的科学解剖与判断,宋慈为法医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书中详细记录了尸体检验、毒物解救等技术,至今影响深远。宋慈被誉为世界法医学的奠基人。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诙谐幽默的个性为人所知。他在汉武帝面前巧妙地运用诙谐的方式为自己谋取宠信与仕途,并以此影响了后世相声的产生,因此被尊为相声界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