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最糊涂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创始人
2025-09-05 19:05:52
0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想要在帝王身边安身立命,除了必须具备过人的才智外,还要时时保持小心谨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不乏那些因为功高震主、不能收敛锋芒的大臣,最终因为皇帝的猜忌和针对,遭受了悲惨的结局。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丧命。然而,也有一些历史人物,懂得低调收敛,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与重用。隋朝便有一位因“糊涂”而著名的大臣——牛弘,他因一次忘记圣旨的内容,竟然不仅没有被惩罚,反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牛弘忘记圣旨的内容后,竟然还跑去向皇帝请教,通常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失职,惹来治罪的惩罚。但奇怪的是,隋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笑着赏赐了他。这一幕,令人疑惑不解。为何牛弘犯错却能得到皇帝的喜爱?他的身上到底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牛弘与武将杨素可谓是最为得宠的大臣之一。牛弘不仅在隋朝官场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在治国理政方面极具才能。某日朝会中,大臣们发现,皇帝的座位前竟然加了一道厚重的帷帐。正当大臣们议论纷纷之时,皇帝已经入座,众人急忙行礼。可是,他们并未听到皇帝示意起立的声音。

宦官告知众大臣,隋文帝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大声讲话。如果有事向皇帝请示,必须上前亲自传达。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轻举妄动。在此时,牛弘首先站出来,先向皇帝汇报了近期工作中的进展,又简要报告了一些遇到的难题。当皇帝询问是否有解决方案时,牛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打算,并将拟好的奏折呈递上去。皇帝看后详细审阅,便鼓励他大胆实施,并在一旁示意他可以尽管去做。

牛弘完成汇报后,准备回到大臣队伍中,然而隋文帝突然叫住了他,让他站在帷幕旁,代为转述下方其他大臣的奏事。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在焦急等待,牛弘进出帷帐已久,却未听到任何声音。若是他因失职遭到惩处,大家也不敢再上前报告问题。大臣们心急如焚,担心未能及时向皇帝报告的事务会导致百姓受灾。

终于,牛弘从帷幕中走出,宣布他将代为转述朝中大臣的事务。听闻此言,众人松了一口气,随后几位急需上奏的官员将折子递上,但由于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隋文帝指示他们待会儿再到御书房商讨。牛弘代为转述的工作告一段落,皇帝临近朝会结束时,突然叫住准备恭送他回去的牛弘,并交代了几句言语,让他向在场大臣宣旨。

然而,牛弘刚下台阶时,便听到有人在议论他。有个大臣小声嘀咕,质疑牛弘究竟凭什么能替皇帝传话,认为他不过是依仗了与大将军的关系,迟早会被皇帝抛弃。尽管说话者并不大声,但仍然被不少人听见。牛弘一向温文尔雅,对于他人的轻蔑之语,历来不以为意。正因如此,许多嫉妒他的人便敢公开发泄不满。

牛弘听完这些议论后,突然停住了脚步,脸上露出一丝茫然的神情,顿时让周围的大臣们都感到困惑。片刻后,他转身重新走上台阶,进入皇帝的帷帐。牛弘自言自语,称自己忘记了圣旨的内容。皇帝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笑了出来,重复了圣旨的内容并提醒他一定要牢记。随后,牛弘便如常传达了圣旨。

其实,牛弘并非真的忘记圣旨内容,故意如此做,实则另有深意。这个举动不仅与牛弘本人的个性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更揭示了他与皇帝之间深厚的信任与微妙的关系。

牛弘出生于公元545年,彼时隋朝尚未建立。他的父亲尞允是北魏的侍中官员,对于牛弘的前途充满期许。在牛弘出生后,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安静与聪慧。尞允特意请来当地有名的占卜师为牛弘算命,结果占卜师一见到婴儿牛弘,便被其非凡气质所吸引,断言他未来必将成为一位大人物。于是,尞允更加用心培养儿子,并亲自为牛弘讲解经典书籍。

牛弘在幼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不仅饱读诗书,还酷爱读书,深得父亲的器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仅学识日益渊博,甚至成为了北周的官员。隋朝建立后,牛弘凭借其出色的才华被隋文帝任命为秘书监,开始了他的重要职务生涯。

担任秘书监后,牛弘负责管理国家的藏书,这一职位虽然看似平凡,却正合他之意。初上任时,他就发现许多古籍遗失,决定采取措施弥补这一漏洞。他提出通过奖励的方式让百姓上交古籍,短短两年间便完成了历时数十年未能完成的任务,令隋文帝大为赞赏,封他为奇章郡公。

尽管牛弘官职不高,但他因博学而受到重用,成为隋朝朝堂上一位备受尊敬的文臣。然而,牛弘的外貌并不符合传统的儒学士大夫形象,他的长相魁梧、脸上有浓密的络腮胡,给人一种粗犷的印象。尽管如此,牛弘却以温和待人、言辞不多为人所称道。

牛弘的一位不羁的弟弟常常因为酗酒闹事,甚至有一次醉酒时射死了牛弘的牛。对此,牛弘表现得极为冷静,他告诉妻子将牛宰了吃肉,并没有因此事大发雷霆,显示出他极为宽容的胸怀。虽然弟弟因醉酒而做出了不当之事,但事后他深感羞愧,逐渐改正了自己暴躁的脾气。

牛弘深知,若过于锋芒毕露,必将招致灾祸。他始终保持低调,尽力避免卷入权力斗争,凭借智慧与宽容,最终成为隋朝一位重要的大臣。他的所作所为,也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不朽地位,直至他去世,隋炀帝杨广也为他的离世表示痛惜,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等荣誉称号。

牛弘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有些人批评他过于迂腐死板,但无论如何,他对隋朝乃至后世的贡献和影响无法忽视。他是一个典型的“大智若愚”的君子,他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仍为人们所敬仰。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2025-2026赛季中国女子...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胡雪蓉)9月7日,2025-2026赛季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呼伦贝尔站在...
原创 为...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生存环境的选择一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何时,生存总是人类优先要考虑的课题。若...
原创 为... 为何袁绍最终决定除掉麹义这一得力干将? 袁绍在河北政权的争夺中,曾多次依赖麹义的勇猛与智慧。两人携手...
探访北京焦化厂遗址:工业遗产中... 北京焦化厂遗址,是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见证。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焦化厂遗址,最早建于...
原创 他...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接连进入关内展开激烈战斗。其中,担任第8纵队司...
原创 除... 美国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充满矛盾感的国家,既熟悉又陌生,既理解又迷惑。有些人称它为天堂,而另一些人则把它...
原创 唐... 唐太宗: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的预言:猪能上树!然而李世民始终无法破解 唐朝的兴盛与衰落,至今依旧牵动...
原创 阿... 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分裂局面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从穆罕默德带领阿拉伯人走出沙漠开始,阿拉伯世...
原创 周... 咱今天唠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的死因。在《三国演义》里,周瑜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心胸狭窄、嫉妒心爆棚的...
原创 东... 1946年2月的沙岭战斗,蒋军的一个团仅有3000余人,却成功地抵抗了东北民主联军的16000人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