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嘉和诸葛亮,究竟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毛主席给出的评价很中肯
创始人
2025-09-05 18:35:27
0

后人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成了评价郭嘉与诸葛亮两位谋士的重要标准。虽然这句话的来源无从考证,但它却深刻反映了郭嘉的智慧以及诸葛亮对他极大的敬重。这也让人不禁思考,究竟谁才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谋士?我们不妨看看毛主席的评价。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智慧象征,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尤其是在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传奇故事的加持下,诸葛亮更是被世人推崇备至。在《三国演义》的前期,诸葛亮几乎无可挑剔,尤其是他在卧龙庐中便能提出《隆中对》,精准分析当时的局势,这样的智谋和远见,非凡人所能企及。

然而,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并非全是赞扬。他认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犯了不少战略错误,特别是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错误地任用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全线溃败。这一战的失败,虽然表面上看是马谡防守不力,但毛主席指出,街亭作为蜀军粮草运输的要道,极其重要,诸葛亮本应亲自前往指挥,而不是将如此关键的防线交给马谡。尽管他有锻炼马谡的意图,但在关键时刻,战略选择应该更为谨慎。若街亭没有失守,魏国的东线被拖住,诸葛亮便有机会乘胜追击,重创魏国,为后续北伐打下更好的基础。

此外,毛主席还认为,诸葛亮在失败之后变得过于谨慎,凡事都亲力亲为,劳累过度,未能做到合理分工。作为一国之主,诸葛亮不应因一失足便终日惴惴,过于担忧。此时,司马懿的坚持不出,使得蜀国错失了战略良机。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诸葛亮的稳扎稳打,却也使得蜀国错失了许多机会。

尽管如此,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肯定也是显而易见的。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实施攻心为上的战略,使得蜀国南方稳定,确保了后方的安宁。这种通过战争收复人心的战略,毛主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深具远见与智慧的做法。

相较于诸葛亮,毛主席对郭嘉的评价则更多带有赞赏之意。首先,郭嘉具有精准的判断力,能够清晰地看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曾在袁绍麾下任职的郭嘉,很快识破了袁绍志大才疏的本质,并果断脱离,远离了袁绍这个不靠谱的领导。这个决定体现了郭嘉的独立眼光和高远的战略眼光。

其次,郭嘉在袁绍北击公孙瓒时,提出了让曹操东击吕布的战略。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却体现了郭嘉的大局观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最终,曹操果然按照郭嘉的建议行事,三战三胜,成功擒获吕布,为后续的官渡之战创造了条件。如果当时曹操未听从郭嘉的建议,后续的战局可能会变得复杂,曹操能否顺利打赢官渡之战将会成疑。

再者,郭嘉在官渡之战期间对各方势力的分析,更是显示了他的运筹帷幄能力。当孙策计划北袭许都时,郭嘉准确预见到孙策的轻敌和傲慢,预测他最终会死于刺客之手;当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建议曹操通过招贤纳士来增强声望,并且不应轻易放走刘备。倘若曹操听从此计,刘备或许就无法有后来之事。在曹操面临多方压力时,郭嘉对刘表的分析同样精准,认为刘表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之人,并未真正具备威胁。郭嘉一次又一次的精准判断,帮助曹操稳步巩固了北方的霸主地位。

毛主席认为,如果没有郭嘉的智谋和战略指导,曹操即便能最终统一北方,也会大大拖延进程,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由此可见,郭嘉在战略谋划方面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只是郭嘉因早逝,让人感到遗憾,而诸葛亮则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过程中,未能最终完成自己的雄图伟业。

当然,每个人对“谁是第一谋士”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与贡献,如何评价,也因人而异。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生存环境的选择一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何时,生存总是人类优先要考虑的课题。若...
原创 为... 为何袁绍最终决定除掉麹义这一得力干将? 袁绍在河北政权的争夺中,曾多次依赖麹义的勇猛与智慧。两人携手...
探访北京焦化厂遗址:工业遗产中... 北京焦化厂遗址,是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见证。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焦化厂遗址,最早建于...
原创 他...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接连进入关内展开激烈战斗。其中,担任第8纵队司...
原创 除... 美国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充满矛盾感的国家,既熟悉又陌生,既理解又迷惑。有些人称它为天堂,而另一些人则把它...
原创 唐... 唐太宗: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的预言:猪能上树!然而李世民始终无法破解 唐朝的兴盛与衰落,至今依旧牵动...
原创 阿... 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分裂局面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从穆罕默德带领阿拉伯人走出沙漠开始,阿拉伯世...
原创 周... 咱今天唠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的死因。在《三国演义》里,周瑜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心胸狭窄、嫉妒心爆棚的...
原创 东... 1946年2月的沙岭战斗,蒋军的一个团仅有3000余人,却成功地抵抗了东北民主联军的16000人的围...
原创 为... 在1448年,蒙古的汪古部诞生了一位女婴,她将来会成为改变整个蒙古历史的关键人物。这个女孩就是后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