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三国是最精彩的时代,不仅有武将、有谋士,还有出色的君主,比如曹操,刘备等。
无论是司马懿还是曹操都是三国时代的大牛人 ,在关羽败亡之后,曹操说了九个字,而司马懿说了十个字,二人水平高低即刻立判。
关羽之死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之地。
襄阳和樊城隔着汉水相互对望,彼此之间形成犄角之势,乃是曹军抵御南军向北进军的重要战略要地。
当时,由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守襄阳,樊城之战开启后,曹操还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协助防守,屯驻在樊城以北。
于禁并不熟知南方的气候和地理状况,曹仁命他与庞德在樊城以北屯兵,以便和城中相互呼应,然而他竟未思量到该地地形低洼这一因素,就将所率领的七支人马全都带至那里安营扎寨。
八月,大雨连绵不断,汉水猛涨,平地上的水深达数丈。于禁的七支军队都被水淹没,只能率领少数将士躲避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关羽乘着战船猛烈进攻,于禁想撤退却无路可走,无奈之下被迫投降,这就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献计,“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
曹操采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计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不断增多,再加上新收的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出现了匮乏的情况。关羽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粮草运送不及时,大发雷霆说道:“还当治之”,二人因此心生叛意。
后来关羽为解决燃眉之急,竟然擅自强占东吴存放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于是任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关羽自知势力孤单,派人向驻扎在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请求援助,二人以上庸刚刚平定为由,拒绝给予支援。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腹背受敌的困境,于是向西撤往麦城,陆逊乘胜向西进军,夺取了宜都。
关羽见麦城东、西、南三面皆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未到,便决定突围返回西川。
关羽与其子关平趁机率领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从北门向西出逃,结果被吴将潘璋的部将马忠布置绊马索埋伏擒获,关羽与其子关平一同被杀。
司马懿:
在关羽死后,司马懿讲“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意思是东吴为了嫁祸给曹魏而采取的行动。
曹操:
“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这十个字的意思就是关羽终于死了,从今天开始我就可以好好睡觉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就是司马懿,不愧是阴谋家,看事情就是长远,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