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明明降了清,为何晚年要造反?
创始人
2025-09-05 15:35:37
0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吴三桂的故事。

清朝入关,汉人被迫剃发留辫

大家都知道,明朝崇祯皇帝自尽后,吴三桂为了应对李自成的叛乱,投降了清朝,并引领清兵进入中原,打败李自成,成为清朝的“平西王”,封地位于云南。

然而,29年后,即1673年,身为汉族藩王的吴三桂起兵反抗清朝,甚至在湖南衡阳自称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战斗,康熙帝最终才平定了这一叛乱。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吴三桂“平西王”这个职位,不是很好吗?他曾享受过荣华富贵,拥有广泛的权力和影响。那么,为什么他要放弃这份安稳的生活,去起兵反抗呢?

一些历史爱好者认为吴三桂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初引清入关,之后又反清,似乎背叛了一切。那么,这是否是因为吴三桂本人的品性问题呢?

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历史的读者,我们应该明白,大多数造反的历史人物,往往是身处绝境,别无选择。历史上几乎没有人会在安稳的日子里主动选择造反。造反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可能会被残酷处决。只有在面临“横也死,竖也死”的局面时,人们才会选择走上这条路。我们读过的历史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个道理。

吴三桂反叛的背后,其实有他的深层苦衷:他被康熙皇帝当作了威胁。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吴三桂当年引清兵入关开始。记得当时吴三桂带领大军前往北京勤王,却途中得知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吴三桂的父亲被李自成的部队折磨,而他的妾陈圆圆也遭到了侮辱。这一切让吴三桂愤怒至极,于是他决定投降清朝,引领清兵攻入中原,击败了李自成。此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掌管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一时间权倾西南。

吴三桂当时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掌握着强大的军权,拥有了几乎如同地方土皇帝般的地位,但这份权力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

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继位。正是在这时,吴三桂的麻烦开始出现。

康熙帝心中有着强烈的不安,他认为这些汉族藩王过于强大,必须要削弱他们的权力,否则对朝廷构成威胁。因为在多尔衮和顺治皇帝时期,吴三桂有过深厚的交情和承诺,但康熙与吴三桂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他缺乏信任,也没有建立足够的恩情,所以他开始怀疑吴三桂的忠诚。

康熙皇帝刚刚上台时,决定进行“削藩”政策——剥夺这些曾为明朝效力的藩王的权力。如果他们不服从,甚至会被杀害。第一个遭殃的人是平南王尚可喜,他在明朝时投降了清朝,但康熙帝并不信任他。

康熙帝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这些汉族藩王手握兵权,掌控大片领土,财力雄厚,如果他们反叛,清朝的江山岂不是岌岌可危?

然而,汉人藩王们也有他们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当初投降清朝,是因为多尔衮曾许诺过荣华富贵。他们帮助清朝打下江山,理应享有应有的待遇。如今,康熙却不守信用,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心寒。

当康熙决定撤除尚可喜的藩王职务时,吴三桂得知了这一消息,心中不禁涌起了不安的情绪。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许就是下一个目标。

于是,吴三桂开始暗中与康熙接触,试图了解康熙的真实意图。康熙和他的智囊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吴三桂可能会反叛。经过深思熟虑后,康熙决定,无论是撤藩还是不撤藩,吴三桂最终都会反抗。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为了防止吴三桂反叛,康熙决定撤销吴三桂的藩王地位,剥夺他的一切权力。更为复杂的是,康熙还通过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与他建立了某种“和亲”的联系,这也让吴三桂成为了清朝控制的重要人物。然而,吴三桂并没有被儿子作为人质所束缚,他是一位极为果断且果敢的人,做事决不拖泥带水。

康熙的这一举动让吴三桂几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权力,成为了一个毫无分量的平民。对于吴三桂而言,他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在1673年年底,吴三桂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名义起兵反清,发表檄文,宣称要“反清复明”。

这次起义迅速得到许多其他汉族藩王的响应,史称“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之初,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便占领了江南六省。然而,到了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名为“周”,他自称皇帝。

然而,这场反叛并未持久。吴三桂仅仅做了几个月的皇帝,便因病去世,年仅56岁。吴三桂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继位。但由于吴应熊早年被杀,吴三桂的家族血脉濒临断绝。三年后,吴家军被清军击败,吴世璠最终自杀,三藩之乱彻底结束。

那么,从吴三桂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旦你帮助某个政权建立了大业,他反而会视你为威胁,采取措施削弱你。因此,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他人做不正当的事情,因为在你帮助他做事的同时,日后他可能会对你心生戒备。

其次,建立战略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但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解决信任危机的体制,可以避免许多冲突和纷争。

最后,历史无常。吴三桂当初为了荣华富贵投降清朝,却最终因康熙帝的反转遭遇厄运。生活中,任何人都应有应变的准备,永远不要指望永远的稳定和安逸。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为自己留有后路,避免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多独特的参与体验,感谢...
原创 埃... 埃及的医疗实践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依旧对后来的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埃及医...
原创 当...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一生救死扶伤,治疗疑难杂症无数,一代枭雄曹操也...
原创 我...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近500位帝王,其中有许多令人铭记在心的人物。例如,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从...
原创 红... 1934年10月之后,中央红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大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北上长征。然而,仍有...
原创 胡... 公元前303年,赵武灵王赵雍与其重要大臣肥义经过五天的深度讨论,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在赵国...
原创 李... 历史长河中,宋代的《东都事略》记载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宋代第二任皇帝即位时,他曾向群臣询...
原创 庞... 在三国猛将排行榜里,庞德绝对是个充满争议的狠角色。他能跟老年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战绩够亮眼吧...
原创 正... 嘉庆二十三年十一月,程同文,时任兵部郎中,突然接到了来自吏部的任命通知,被升为鸿胪寺少卿。这一消息一...
原创 李... 历史开讲 公元643年,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与年仅9岁的新城公主前去探望。为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