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抗战期间,延安不仅是我党总部的所在地,而且被誉为“第二个瑞金”。自从红军总部离开瑞金并向北迁移后,延安便成为了红军的大本营。抗战期间,延安还是八路军的总部,堪称第二个“红色圣地”。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到关键阶段。那时,日军已经走到了强弩之末,不仅在国内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还需应付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以及东南亚战区的军事压力。可以想见,日军战线过于漫长,且长期坚持“以战养战”的战略,但资源匮乏最终使得他们无力支撑。此时,日军的投降几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在这种大背景下,八路军总部于1944年召集全国各大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回到延安开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无非是如何彻底消灭日军,及在日军投降后,八路军应该如何迅速发展壮大。考虑到各地八路军高级将领难得齐聚延安,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聚会。于是,未来的五大元帅在此合影留念,成为了一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见证了他们在抗战时期的英勇形象。
照片中的五位元帅,身形较为消瘦,原因自然是因为当时的艰苦环境和长期的战争生活。然而,尽管如此,照片中的每个人面带微笑,精神焕发,眼中流露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因为大家都知道,日军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没多久就会走向灭亡。
站在最左侧的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他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解放战争中,他担任了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并后来成为了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中,彭老总率领志愿军打败了西方强国美军,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军事家。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并排名第二。
紧接在彭老总右边的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他一直在延安大本营指挥作战。在红军时期,朱德担任了总司令职务,抗战时期是八路军的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则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了陆、海、空三军的总司令,且是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55年,朱德荣登十大元帅之首。
而站在朱德右边的,是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他是一位出色的参谋人才,曾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并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朱德、毛泽东一起协作,推动了解放全国的战斗。由于叶帅长期从事参谋工作,因此他也被誉为“参谋元帅”。
紧随其后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他在抗战期间开辟了最大的敌后根据地——晋察冀。他也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解放战役。1955年,聂帅同样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照片的最右侧是新四军军长陈毅,他不仅是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也是出色的政治家。在抗战期间,他指挥的新四军成为了令人畏惧的铁骑,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卓越,击溃了蒋介石军事集团的众多精锐部队,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