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激昂地喊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反对日本侵略者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这一行动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之后,平津南下宣传团在北平发起并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个组织致力于探索国家解救和民族振兴的道路。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或“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成立后,很多优秀的进步青年纷纷加入其中,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讲的朱迈先。那么,朱迈先的经历和事迹又是怎样的呢?
朱迈先生于1918年,出生地是江苏扬州,他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长子。童年时期,他主要在扬州生活,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基础教育。1933年,年仅15岁的朱迈先随父亲来到北平,进入了崇德中学继续求学。
在父亲的影响下,朱迈先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文笔也非常出色。进入崇德中学后,朱迈先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深得同学们的敬重。到了1935年年底,他全身心投入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1936年,朱迈先不仅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还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朱迈先于1937年离开了北平,回到了扬州的家中,并继续在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求学。在这一时期,他不仅继续学业,还组织了多项抗日救亡活动,积极引导同学们走向进步和光明。然而,随着抗日局势日益紧张,朱迈先很快决定离开扬州,前往安徽六安避难。
1938年,经过长江局的批准,朱迈先和一批党员加入了国民党部队,成为三十一军的一员,前往广西桂林等地休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朱迈先跟随国民党部队参加了桂南会战、桂柳会战等战斗,经过战火洗礼,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在国民党部队中站稳了脚跟。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迈先因病住院,正是在医院期间,他结识了护士傅丽卿,二人最终成婚。在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战乱的影响,物价飞涨。那时,朱迈先的月工资仅90元,连两斤花生油都买不起。尽管生活艰难,他依旧坚持清廉自守,始终没有做任何损害家风的事情。
1948年,朱自清去世,朱迈先前往北平奔丧。在姑父的安排下,他进入了国民党系统工作,先后在南京和广州工作。本来,他有计划前往重庆,但傅丽卿不愿意随他前往,因此他在蒋雄的帮助下,前往广西桂北第八专署,担任了秘书一职。
在此期间,朱迈先还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12月,他代表桂北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向我军投诚,成功地促使桂北地区的7000多名国民党军人接受改编,加入了我军。此后,朱迈先进入广西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桂林松坡中学任教。
然而,1950年年底,在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蒋雄被捕,朱迈先也因此被牵连,被一同捕获。1951年11月,新宁县法院以“匪特”罪判处朱迈先死刑并立即执行。最终,朱迈先遭错杀,年仅33岁。
朱迈先被错杀后,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家庭陷入困境。傅丽卿写信给朱迈先的继母陈竹隐时,陈竹隐的生活也并不宽裕,每月只有60元的收入,还要抚养三个孩子。然而,陈竹隐依然每月向傅丽卿寄去20至30元,直到傅丽卿找到工作为止。1984年,相关部门对当年的判决进行了复查,最终确认朱迈先是错判致死,朱迈先的名誉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