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带来精彩的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的揭秘干货。
耶律阿海,契丹族人,出生于约1153年,去世于1226年。他的祖父耶律撒八儿曾在金国担任桓州府尹,父亲耶律脱迭儿则担任金国尚书奏事官。耶律阿海自幼便擅长骑马射箭,且博览群书,精通多种语言文字。金朝末期,他被派遣前往蒙古克烈部与王汗会面,正巧遇到正在崛起的太祖成吉思汗。耶律阿海深感太祖成吉思汗与众不同的气度,于是私下对他说:“金国政令腐败,军备松懈,百姓奢侈不堪,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他表达了支持成吉思汗的决心。
成吉思汗听后问道:“你愿意归顺我,凭什么证明?”耶律阿海答道:“我愿以本族子弟为质。”第二年,耶律阿海再度出使蒙古,与弟弟耶律秃花一同前往,表示愿意全族归附成吉思汗。于是,他将弟弟作为质子,加入成吉思汗的中军宿卫。耶律阿海与弟弟随后也成为了成吉思汗的重要谋士,常在战场上左右协助,参与制定战略决策。
1201年,金泰和元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蒙古大军痛击札木合联合部落的军队。1202年,成吉思汗遭遇乃蛮部的进攻,不得不撤退至金国边界,后在阔亦田的战斗中大败乃蛮部。接着,在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中,成吉思汗乘胜继续击败四种塔塔儿部,使蒙古部族逐渐强大。此时,克烈部的王汗桑昆与其父亲因嫉妒成吉思汗的崛起而策划偷袭。1203年,成吉思汗的军队被克烈部突袭,战斗急转直下,成吉思汗被迫撤退至班朱尼河(今天的呼伦贝尔市),在困境中饮用混浊的河水,誓言与随军的将领共度难关。
在这极其艰难的时刻,成吉思汗与其皇弟哈萨尔、术赤台、塔海·拔都等人,代表了九个不同部落的将领,共同宣誓复仇:“若成功定大业,必同甘共苦。”这一誓言成为成吉思汗创业史上的一段佳话,展现了他包容不同部落的宽广胸怀。在这一誓言中,成吉思汗的身边不仅有来自蒙古的部众,还有来自其他部族的将领,信仰各异,正如古人所说:“得道者多助”。
与此同时,金国朝廷对于耶律阿海久未归京而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可能已经投敌,遂命令拘捕耶律阿海的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后,耶律阿海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成吉思汗则迅速指示他:必定帮助他夺回家人,并为他娶贵族女子为妻,给予土地与赏赐。随后,耶律阿海随成吉思汗参与攻打西夏国,立下赫赫战功。
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登基,宣布建立蒙古帝国。起初,蒙古帝国的官制非常简朴,以部落形式管理,任命亲信重臣。耶律阿海被封为前部先锋官,虽然封号较低,但在草创之际,蒙古帝国的官职设置相对简单,并未按照中原的官制。
1211年,耶律阿海参与了蒙古大军攻破金国乌沙堡的战斗,打开了通往中原的门户。接着,1213年,他率兵攻克了金国的重要城市宣德,并提出不以屠城为手段,提倡“上天有好生之德”,即减少杀掠,反映了他以德治军的理念。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大军减少屠杀,展现了其宽容的领导风格。
随后,耶律阿海在多次战争中屡立战功,逐渐被提升为太师,并参与了西征。1226年,耶律阿海在撒马尔干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耶律阿海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忙古台、次子耶律绵思哥和次子耶律捏儿哥。长子耶律忙古台在太祖成吉思汗时期担任战左副元帅,管理契丹与汉军事务;次子耶律绵思哥继承父职,继续在西域工作。耶律捏儿哥则担任右丞,负责辽东事务,但因辽东蒲鲜万奴的叛乱,最终全家被叛军杀害。
感谢您的关注与分享,您的支持是小树创作的动力,欢迎转发、评论、点赞、收藏,期待下期与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