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对莫言的批评视频已经很多,但至今莫言并未作出任何回应。这让我联想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情形。蔺相如原本是一位普通的文人,在赵惠文王手下任职,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因完璧归赵与渑池会这两件事情,使得秦王为赵王击鼓,蔺相如因此被晋升为上卿,成为廉颇的上级。这使得一向骄傲的廉颇十分愤怒,心中暗想:蔺相如不过是个书生,而我可是能征惯战的武将,攻城掠地,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现在竟然被一个文人压在了头上,如何能接受?当下他决定对蔺相如进行打压。
经过几轮的挑衅,蔺相如始终保持沉默,廉颇心中越发不满,觉得蔺相如这般的沉默简直是软弱的表现。蔺相如认为,既然你想找麻烦,我何必跟你硬碰硬?我可以假装生病,躲开这场争端。但出乎意料的是,蔺相如的部下们对此却十分不满,认为他太过于隐忍,居然连出头的勇气都没有,纷纷表示要辞去职务。对此,蔺相如解释道:“你看秦王比廉颇强大多了,我岂是惧怕的?我与廉颇之间的争执,完全是因为国家的安危在先,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廉颇得知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深感羞愧,最终形成了一个成语“负荆请罪”。
在莫言的作品《晚熟的人》中,有一个章节名为“红唇绿嘴”,其中描绘了莫言(书中的角色)的表姐高参,一个颇具手腕的人,添加了莫言的微信。在聊天中,她向莫言透露:“老弟,我现在可是拥有稀缺资源,能赚大钱呀!”若非血缘关系,莫言对此人根本不会给予理会。
然而,当高参发现莫言没有回复后,便直言不讳地说:“我其实是想卖个谣言。你因为获得诺贝尔奖只得了两千万奖金,我可以帮你炒作,轻轻松松就能让你多赚一个亿。”她要出售的谣言是,莫言的父亲希望自己能被土葬,但由于政策限制,莫言坚持火化,最终导致父亲气愤而亡。通过公众号将这一虚假消息传播出去,接着再由莫言亲自出面辟谣,展示自己的父亲健康安好,这样就能让莫言一夜成名,登上热搜,吸引更多关注,久而久之滚雪球似地引发更大的流量,达成他所期望的那一亿目标。
莫言经过短暂的犹豫,仅回复了简短而坚定的五个字:“谢谢,我不买。”这几天我时常看到一些文章讨论司马与莫言的争论,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所谓争论,应该是双方相互质疑、对答如流。然而,司马与莫言之间的对峙,实际上一直是单方面的独角戏,因此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争端。
我想,如果莫言真听取了表姐的建议,或许可以与司马进行一种隔空的对话,双方都获取一部分流量,达到双赢的效果。但幸好莫言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气度,宁愿不发一言。就像一个人向大海撒尿,海洋不会因此变得污浊,依旧会滋养着人们喜爱的海鲜,这正是大海的宽容胸怀。
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的最后写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我想,这也许正是莫言之所以选择默默无言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