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十月革命的炮火轰鸣响彻大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实验的开端。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结构。经过一百年的风云变幻,这场历史巨变的影子依旧在世界各国的格局中回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散去,战胜法西斯的苏联和美国共同崛起,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主导力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共治世界”局面,开始了冷战的漫长岁月,他们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博弈中角逐影响力和控制权。
然而,到了1991年,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世界的政治秩序发生了剧烈变动。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开始主导全球的国际秩序。同时,全球化也在这期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跨国公司、信息技术和资本流动快速扩展,全球化的浪潮一度将世界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起了一场破釜沉舟的反击,开启了与西方阵营之间的激烈冲突。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世界再次进入了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战争的规模和深远的影响,迅速将各国拖入这场全球政治经济的漩涡。
在近现代的百年历史中,俄罗斯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磨难,但它依然在多次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一、全球化的崩溃和两大阵营的对立
自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孤立主义和“美国优先”逐渐成为美国的核心国策,全球化和多边主义被美国高层视为负担和累赘。在美国推动霸权主义的外交策略中,世界被频繁施以贸易保护和金融制裁等手段,这些工具常被用来敲诈其他国家,迫使其屈从。
即便拜登总统上任后,民主党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体面”,但从整体来看,其内外政策与川普时期并无本质区别。美国在试图延续霸权的过程中,采取了冒进的策略,特别是在欧洲,它成功地将乌克兰与俄罗斯拖入了代理人战争,让俄罗斯在这场消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地区也加大了战略力度,通过其盟友体系在台海、南海等敏感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甚至不断挑战其他大国的底线。与此同时,日本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愈加咄咄逼人,公开声明要禁止中国单方面改变亚太的地缘政治格局。
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伴随美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全球化的意义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告别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最近两个月,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与美国保持距离。沙特、伊朗、印度等地区大国的立场越来越明显,它们逐渐向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方向发展。
在疫情和战争的双重压力下,全球化的进程已彻底中断,各国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世界秩序进入了动荡时期。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经济危机、饥荒和战乱交织,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对美西方的极限施压和制裁,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愈加密切。两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原料和粮食资源与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双方在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合作,也使得他们在面对西方封锁时,能够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此外,俄罗斯和中国还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反对西方霸权的联盟。
而美西方阵营,依旧局限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圈子里。这种分裂使得全球经济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逐渐分裂成几个不同的小循环体系。正如5G、6G等技术所带来的信息隔阂一样,全球经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多元化的局面,国家之间的经济体系逐渐变得互不兼容。
这种转型过程是痛苦且漫长的,但各国必须尽快适应。我们要努力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尤其是在原材料和高科技领域。同时,我们的经济秩序和规律也将经历深刻的变化。正如疫情时代,许多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今天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佩戴口罩和远程办公,全球经济的重塑过程也将带来类似的剧烈变化。
二、美国的终极战略:解决中国问题,确保长期霸权
如今,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再是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是其国内经济的严重金融化。美国早已不再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国家,更多地成为了资本利益集团的工具。
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投入巨资拯救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华尔街的资本集团。通过这一举措,美国的国家经济已经完全被资本市场绑架,国内外政策愈发偏向资本利益,忽视了美国曾经作为“山巅之城”的霸权基础。
在中国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美国逐渐觉得全球化体系让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它自己却因此失去了相对优势。于是,美国决定不再维持全球化体系,反而通过摧毁这个体系,试图重新构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新秩序。它寻求通过“脱钩”政策,将中国从全球化的链条中排除,寻求与印度、越南等第三国建立新的经济合作,以此逐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国则早已将建设统一的大市场作为基本国策,力图建立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区域性全球化体系。中国的这一战略目标,将使得全球的经济格局进一步向区域化发展,国家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愈加激烈。未来是趋向和平,还是走向战争,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这种变化,作为中国,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为应对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的世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