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敌营长突然击毙敌中队长,堵住了众人的退路!
创始人
2025-09-03 23:05:42
0

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延安后,陕宁晋绥联防军警1旅参谋长刘懋功领受了一个任务,率领警1旅3团两个营作为先遣队,前去关中地区牵制敌军。

在铁王镇一战后,他们经石门关进入了后掌村。刘懋功决定先拔除位于正宁县南部三嘉塬的敌细嘴子据点。

细嘴子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无法攀登,仅东北边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出,像一条细长的乌鸦嘴。在接近据点的地方,敌人又挖了一条宽、深各一丈多的壕沟,壕沟上安了吊桥,吊桥可随时放下,随时拉起。盘踞在细嘴子的,是100多名还乡团匪徒。

他们还修了子母碉堡,火力可以相互支援。3团必须打一场攻坚战才能拿下它。

刘懋功下令由3团副团长李荣芝担任主攻。

但是,全团从3月28日开始打,打了两天,打不进去。于是,刘懋功下令改为挖“对壕”的办法,把沟挖到敌方的壕沟里去,一步步接近敌据点。

这一下令敌人恐慌万状。

半夜时分,他们用绳索从后崖吊下一个人,身上藏着一份求援信,准备向北边20里外湫头据点守敌求援。

可是,此人被解放军活抓,求援信也被截获。

于是,刘懋功和李荣芝等人商量,决定将计就计,让1营3连连长贾德全扮成国民党营长,全连换上国民党军服。然后,全连由贾德全率领,从湫头方向一路鸣枪打炮,气势汹汹地赶来细嘴子。

这时,在细嘴子围攻的解放军,立即放了一阵空枪,装着“败退”下来,立即在西坡于西边布下“口袋阵”。

细嘴子里的敌中队长见贾德全带着”援军”来了,立即放下吊桥,亲自出来迎接。贾德全命令他:“快!和我们一起去消灭共军!”

敌中队长转身返回据点,对还乡团下令出动,于是土匪们倾巢而出,跟着贾德全等人追了上来。很快,他们进入了3团的伏击圈。这时,贾德全回过身,“啪”,一枪把敌中队长击毙,截住了敌人的退路。

这伙敌人见中了埋伏,左冲右突,妄图逃命。战士步枪上刺刀,连打带刺,将96个匪徒全歼。然后,几个连一起冲进细嘴子,把这个老巢给断掉了。

相关内容

张家界亲子游五天四晚花费多...
奇峰秀水五日行:我的张家界心灵之旅 张家界,这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2025-09-03 13:00:00
原创 ...
在尘世的喧嚣里,总有些名字像废旧门板上的锈钉,虽被岁月蹭亮,却始终...
2025-09-03 12:59:17
原创 ...
在这喧嚣的南方,旅途成了许多人心头的一盏灯,照亮了前路,也照亮了心...
2025-09-03 12:56:28
孟波圣淘沙娱乐公司,在20...
作者w心;h u a b 6 6 7 圣淘沙位于佤邦孟波市中心,开...
2025-09-03 12:55:27
原创 ...
在扬州的“瘦西湖”景区,藏匿着一处并不显眼,却又有着与众不同风貌的...
2025-09-03 12:54:23
原创 ...
在这片土地上,人声鼎沸,尘世浮沉。倘若你停下脚步,抬头望一望,或许...
2025-09-03 12:54:0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与生活研究所,但若说起脚下之路,未必非一桩历史的...
2025-09-03 12:54:02
【挥杆两国NO.1】瑞士+...
欧洲,不仅拥有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历史,还以数量众多的老牌高尔夫球场...
2025-09-03 12:53:42
高尔夫要是眞帅起来,也就没...
高尔夫要是眞帅起来,也就没有思域什么事了大众 拍车界的宋大师
2025-09-03 12:52:57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胡雪岩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商人,在那时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兴于仕途,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发展成为晚...
原创 明... 第一:明朝后期确实发展出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也仅仅是资本主义萌芽。相比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明朝没有产生...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员级别和现在的官员级别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而且都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
原创 西... 在去年暑假,电影《封神:朝歌风云》的上映让殷商和西周的历史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影片中提到...
原创 原... 图:网络文:号外历史之雄飞 在武昌起义之后,如果说是袁世凯对南方革命党拱手让出的大总统不动心,那绝...
原创 明...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年...
原创 董... 互联网“考古”掀开医疗教育乱象:董袭莹事件背后的深层拷问 最近,互联网上的“考古学家”们又立下新功...
翰墨四时,静里春秋《春和景明》... 刘泮书 题《春和景明》 叹也四时流转,妙哉节气易换!寒暑有代谢,万物有生灭,昼夜亦变迁。当天地穷极之...
原创 好... 钓鱼岛只是一个没有人居住的小岛,然而日本为何会执意要争夺这片土地呢?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
原创 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朝时期对蜀中的评价,充分说明了该地区险要的地势和崎岖难行的路径,所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