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间训》曾有过这样的一句话:“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这句话说的就是福祸相依,很多看似不如意的事情在以后的岁月中往往会出现转机。这不,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最后让后世整个家族都辉煌起来。司马迁对此的记载是“诎意适代,厥崇诸窦。”这个传奇的家族便是扶风窦氏。
扶风窦氏有多辉煌呢?有人做过统计,从西汉开始到唐朝,出现了众多的大将军、丞相、皇后,可谓是出将入相都是人才济济。著名的将军有窦固、窦宪、窦融、窦武等。
扶风窦氏的辉煌源于西汉时期。在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便是汉文帝的皇后窦太后。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窦太后并不是出身名门,她能成为一个皇后,还源于一个小小的插曲。
窦太后,原名是窦漪房,出生于赵国清河县,位置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一代。西汉初年,朝廷为了扩大建设,开始从民间选一批女子入宫。她的出身本来还不错,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父亲过早的去世了,孤苦无依的她只得想尽一切办法谋生。恰好此时朝廷在民间广泛招募女子入宫,她因为种种条件得以进入宫中,成为了吕后的一名宫女,帮助吕后打点生活的种种问题。
窦漪房由于自己的自身条件很快得到了吕后的赏识。西汉中央朝廷为了监督各地方诸侯王,于是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那就是从宫中派遣出一些宫女到诸侯王属地,作为眼线,监督各诸侯王。窦漪房也在派遣的行列当中。
因为思念家人,寻找失散的弟弟,所以她想分派到自己的故土赵国。于是,她通过关系买通了一名宦官,要求这名宦官在分配的时候把自己送到赵王的王宫中。
然而言者有心,听者无意。这名宦官敷衍地答应了,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随便用笔一写,把她分配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地方。
等到出宫那天,她才知道自己分配到的地方不是赵国,而是十分荒凉的贫瘠之地代国。她哭得梨花带雨,但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况且圣命难违,无奈的她只好带着诸多遗憾去往了代国。或许她想不到的是,就是去往了代国,却让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原来,到达代国之后,时任代王的刘恒一眼就看中了窦姬,对她一见钟情,同行的其他宫女却为获得青睐。因为代王的独宠,折让窦姬多少获得了安慰。后来,窦姬还生下了多个孩子,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皇帝的刘启,以及成为梁王的刘武。
对于窦姬来说,没有前往赵国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历代赵王都不受吕后的待见,前后有三位诸侯王死于非命。而代国,因为地处穷乡僻壤,况且代王的母亲薄姬并不对吕后构成任何威胁,因此,在这里是安全的。
随着刘邦和汉惠帝的去世,吕后逐步掌握了大权,她的亲戚们也得以鸡犬升天,大有颠覆大汉王朝的趋势。刘氏子孙们时时刻刻都想着除掉吕氏势力。
终于在吕后去世之后,诸大臣开始清理吕氏集团。吕碌、吕产等相继被杀。此时大臣们认为应该从高祖的儿子当中选定一人继承大统,他们认为代王贤能,而且他母亲家没有外族势力,不会出现外戚掌权的情况,就这样,刘恒从遥远的代国到了长安,继承了皇帝之位。窦姬也幸运地成为了皇后。
之所以说窦姬幸运是因为在她之前,刘恒早已有了王后,而且产下了孩子。令人奇怪的是,王后的诸多孩子相继夭折,只有窦姬的儿子得以健康成长,就这样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自己也成为了皇后。她之所以能成为皇后是因为她的娘家人早已辞世,而且她出身贫困,没有外族的势力,不会出现外戚专权。更为幸运的是,她当上皇后之后,失散多年的两个弟弟也被找到,骨肉得以团聚。
汉文帝去世之后,皇后成了太后,她采取无为的治国理念,辅佐儿子处理朝政,为开启景帝的繁华打下了基础。窦氏也因为窦太后的缘故,开始了后世的富贵之路。东汉期间,就出现了两个大将军和皇后。窦固、窦宪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窦氏的繁荣直到隋唐时期都一直存在,持续了800多年。
窦太后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纵使身处逆境,依然要不断努力,说不定光明就在某一个未曾想到的地方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