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安寨之战:一场被人遗忘的战役,却让中国历史在这里拐点
创始人
2025-09-03 09:02:40
0

晋安寨之战发生于清泰年间,并非规模巨大,但是这场战役对后面几百年政治形态的影响极其深远。我们可以从各方实力分析,参战人物,战役过程,后世影响四个方面来看这场战役。

晋安寨之战

第一部分 各方实力分析:外强中干的后唐

虽然唐朝盛极一时,但是到了后唐末期的时候。国力实际上已经衰败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了。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晋安寨之战

财政赤字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国力强盛的最大的依仗便是财力雄厚。这也是兵力强大的先决条件,然而后唐时期的财政有以下三个问题:

1、厚赏下的骄兵

后唐时期为了安抚军队,时任皇帝明宗给予各方将兵高额封赏。这种做法的严重弊端有两个:一是将领愈发骄纵,滋生了不给钱不打仗的风气,导致国库困损严重。二是奖赏钱财来自税收,税收来自人民,民生损耗严重。

唐朝时期

2、免税易收税难

“癸未,三司使刘煦奏:“天下户民,自天成二年括定秋夏田税,迨今八年。近者相次有百姓诣阙诉田不均,累行蠲放,渐失税额,望差朝臣一概检视。”不报。——《旧五代史,末帝本纪》

李从珂想减去百姓的压力,便免去了人民的税收。但是巨大的压力转移到了政府财政上,于是不得不出台政策鼓励地方官员征税,然而因为体制臃肿,天灾人祸等原因,税收困难。

唐朝时期

3、转运压力

“时契丹屡寇北边,禁军多在幽、并,敬瑭与赵德钧求益兵运粮,朝夕相继。甲申,诏借河东人有蓄积者菽粟。乙酉,诏镇州输绢五万匹于总管府,籴军粮,率镇冀人车千五百乘运粮于代州;又诏魏博市籴。时水旱民饥,敬瑭遣使督趣严急,山东之民流散,乱始兆矣。”——《资治通鉴》

由于来自北方契丹的压力,大量的禁军士兵囤积在北方以备不时之需,而为了给这些士兵提供粮草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却又恰逢天灾,导致负责物流的地区人民压力倍增。而且因为禁军长驻,而大部分劳力又充当劳役负责运输,导致这片的税收腰斩。

《资治通鉴》

人心不古骄兵必败

一方面是厚赏之下导致将士们的心里产生了要打仗必须要拿到钱的骄横想法,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大多数文官都是德不配位、才不配位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后唐的实力。李从珂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是月,太常丞史在德上疏言事,其略曰:“ 朝廷任人,率多滥进,称武士者,不闲计策,虽被坚执锐,战则弃甲,穷则背军;称文士者,鲜有艺能,多无士行,问策谋则杜口,作文字则倩人。所谓虚设具员,枉耗国力。”——《旧五代史,末帝本纪》

他意识到兵力十分虚弱的状态,驻扎在北境的禁军和张敬达统领的军队是他唯二的依仗。需要尽快强兵变法。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李从珂虽想力挽狂澜,后唐最终还是在契丹和石敬塘联合攻势下覆灭。

李从珂

日渐强盛的契丹

就在后唐在忙着处理内乱和争权的烂摊子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却是在飞速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实力也最为雄厚的便是契丹族。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领袖;917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国号契丹。建国后的耶律阿保机直接将目光锁定在南方正值混乱的中原,却不敌李存勖的文武兼备。等到李村勖和耶律阿保机逝世后迎来二代目的对决,李村勖之子李嗣源和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武力上不敌李嗣源,政治手腕比不过唐明宗。定州大败之后又有众多将领投奔李嗣源。这让耶律德光没了信心,定州之战后彻底求和,准备猥琐发育。

在这期间耶律德光领导的契丹族文化上向中原学习,大力发展农业,实力发展愈发强横。而在李嗣源也逝世之后后唐再没了统一话事人。各方争斗不休,君不正臣不忠。耶律德光嗅到了机会的味道,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

契丹

第二部分 主要参战人物

晋安寨之战毋庸置疑的主角是石敬塘。作为前朝第一猛将,石敬塘是李嗣源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石敬塘在李村勖时期曾立下赫赫战功,赏无可赏。李嗣源把女儿嫁给他并且封其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节度使。后又封多地节度使,坐拥小半江山,

或许是因为情谊和忠诚,在李嗣源时期石敬塘并未有过不忠的表现,然而在李嗣源逝世后得知最终争得皇位的人是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之后心态发生了变化。首先李从珂并非正统皇权,只是养子而且辈分很低,其次石敬塘同样兵权在握,心中不服。

而作为晋安寨之战的另一位主角,李从珂也并非是个庸才,根据记载:“状貌雄伟,谨信寡言,而骁勇善战,明宗甚爱之。”然而可惜李从珂是个完完全全的武将,上任之后治国一塌糊涂,且特别善于听从庸臣的建议,逼迫石敬塘不得不反。

晋安寨之战

第三部分 战役过程

晋安寨之战初期,因为石敬塘之前并没有谋反的心思,虽然有兵权但实际上真正掌控的并不多,导致被李从珂压的节节败退。张敬达是直面对决石敬塘的领军大将。

将石敬塘围困在了太原城之后,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张敬达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选择了守株待兔。然而这给了石敬塘时间。

也就是因为这点时间,让石敬塘有了机会联合契丹。石敬塘对李从珂的不服和怨恨让他做出了抛弃尊严的决定。他答应了契丹三个条件:1.对曾经的手下败将、小自己十岁的耶律德光以父相称。2.每年对契丹进行上贡,3.割让燕云十六州。

契丹

公元936年9月,耶律德光带领五万骑兵南下,于9月15日到达太原城,大败后唐军,为他的新干儿子石敬塘解围,石敬塘立刻联合耶律德光开始大肆进攻,而反观后唐政局混乱不堪,军队指挥不动,一片松散之相。

很快,石敬塘和耶律德光的联军便攻占了后唐的大部分领地,而李从珂见败局已定选择了自杀身亡,至此,后唐灭国。

契丹

晋安寨之战对后世的影响

在石敬塘和耶律德光定下的条约中影响最为重大的是燕云十六州的割据,燕云十六州因为地理原因一直是汉民族抵御北方匈奴的天然防线;而在燕云十六州被割让之后,失去了防御的中原在此后的数百年一直饱受外族入侵的困扰,导致宋朝在对外战事很难取胜。

晋安寨之战导火索是石敬塘和李从珂的信任破产,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常年内乱导致后唐千疮百孔,政权更迭频繁导致体制破败,而这也让外族有了可乘之机。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新发现的始祖鸟标本提供恐龙向鸟... 始祖鸟是已知最古老的鸟类之一,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开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奥秘。记者5月14日从中国科学...
原创 祖... 作者:赵心放 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期就积极从事学术活动...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 新华社电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
原创 揭... 在湖北荆州市城区北郊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片荒凉、无人居住的广袤区域。尽管今天这里看似荒废凄凉,若将时...
原创 若... 在《三国演义》构建的宏大历史舞台上,无数英雄豪杰粉墨登场,他们的智谋与勇气交织,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
原创 贤... 唐朝历史中有“四大贤相”之说,前者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后者是姚崇和宋璟。房杜二人以“贞观之治”的辉煌成...
原创 戊... 戊戌变法的失败后,康有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最终选择了逃亡海外,转向尊孔保皇的立场,甚至在海...
原创 日... 建武三年(公元1336年),足利尊氏创立了室町幕府。虽然这一幕府的建立初衷在于恢复武士阶层的权威,但...
历史上的今天 | 鲁迅发表中国...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
95岁广州水塔锈迹斑斑,曾是广... 近期,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的互动交流栏中,一条关于“越秀公园历史景点广州水塔锈迹斑斑”的留言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