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重用汉族官员,对促进满汉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顺治吸取了很多明代失败的教训。比如清代的宦官极其卑微,几乎没有权力,且被称为奴才,和明代相差极大。顺治帝还在宫中设置了十四枚戒牌,让后世子孙谨记,宦官禁止干政。
明代有很多出名的太监,王振、刘瑾、汪直、曹吉祥、魏忠贤,每个都是权势滔天,祸国殃民的存在。到了清末,才出现几个有名的太监,例如安德海、李莲英等等,这都要归功于慈禧的败国政策。再说皇帝,明代的皇帝大多个性突出,兴趣爱好广泛。明正德帝朱厚照喜欢玩鹰逗鸟、建造了规模庞大的豹房供其玩乐。
明嘉靖帝朱厚熜喜欢修道炼丹,二十年不上朝,每日钻研长生之术,最后吃了太多仙丹重金属,还能活到六十岁。明天启帝朱由校最喜爱木匠活,整日在宫中摆弄木头,把大权交给了太监魏忠贤,搞得朝廷上下鸡飞狗跳。这些个性的皇帝在清代一个都没有,清代的皇帝很少有懒惰或者不上朝的。
清代的皇帝大多很勤政,早早地起来,和大臣商议国家要事,并且晚上还要经常加班处理政务。康熙帝更是清代最伟大的帝王,他平定了三藩之乱、亲征准噶尔、大败沙俄。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整顿吏治,使得大清人口暴涨,人口暴增说明当时的百姓生活可以。雍正极为勤政,他在位仅十几年,多有可能是政务劳累所致。
嘉庆帝极为节俭,皇宫内大型庆典活动几乎没有,后宫妃嫔生活也比较清苦。从嘉庆开始清代的麻烦就来了,爆发了白莲教起义。从乾隆时期开始,大清就走向了衰败,清代最喜欢玩的皇帝就是乾隆,他执政时期也很长,他的爹和爷爷都给他积累的大量的财富,供他挥霍。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制度,改变并不大,康乾盛世已经让封建王朝走向了巅峰,所谓物极必反。独夫治国的制度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不是因为皇帝不勤政,而是制度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加上清代基本上全部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认为外邦全为蛮夷之地。
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才让大清的美梦醒来,英国在1840年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代替了个体手工业,综合实力远远超过了清朝。落后就难免会挨打,然而倒霉的是,这时统治大清的却是慈禧,慈禧是真的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本事,她除了妥协就是妥协。
慈禧掌权之后,皇帝们就成了傀儡,光绪帝推行变法,维新派也没有实权。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太过强大,变法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慈禧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会想什么国家和百姓,在外敌压境之时,慈禧还在皇宫内大搞宴席,如此这般,不亡国还等待什么。
在这期间,满清还签订了大量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等,大量国土被割让,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帝社会。皇帝们虽然勤政,却抵不过时代发展的脚步,明显封建皇权制度已经严重落后,英法等强国都已经是资本主义制度,列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再不改变那就只能亡族灭种。
政府虽然腐败不堪,民间仍有很多有识之士、爱国志士、他们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挽救国家颓亡之势,戊戌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辛亥革命却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