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女子地位,大家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卑微这个词,她们的命运完全被夫君所掌握,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可能有的人会说,这只是贫民家的吧,如果出身名门,又有谁敢这么对她呢?
其实不然,无论贵族还是贫民,女性都是如此,而贵族的女子还有一个不幸就是,她们的婚姻一定大多都不能自己做主,因为她们都是家族联姻的工具。
相对于古代名门来说,联姻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这对于双方都有好处。但女性就成了其中的牺牲品,毕竟对方也许自己从未谋面,更不是自己喜欢的。就像今天学长要说的这位皇后,也是古代千万女性中的缩影。提及皇后,相信有的就会说,这么大的荣誉,又怎么会不幸福呢?其实皇后也未必幸福,就像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
上官氏出身豪门,她的祖父是当时的左将军上官桀,而她的外祖父是霍光,对于当时来说,其家世还是很显赫的。因此上官氏早早的就注定,她日后一定是为联姻所牺牲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上官皇后的联姻对象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有意传位于刘弗陵,因此为了避免争权,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所以汉武帝又将刘弗陵的生母赐死,将刘弗陵交由汉武帝的大女儿鄂邑长公主抚养。
上官氏的父亲知道后,就跟鄂邑长公主商量,给自己的女儿和刘弗陵定亲,所以在上官氏小的时候,就进入皇宫成为了婕妤,不久就被封为皇后。
而上官氏能够如此顺利的登上皇后之位,其中有一个叫丁外人的下人起了关键作用,丁外人是当时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上官氏的父亲和丁外人的关系又比较要好。等到上官氏成功当上皇后,上官家族为了回报鄂邑长公主,想将丁外人封为列侯(汉代有规定,非列侯不能娶公主),但被霍光以“无功不得封侯”驳回。
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亲戚封官,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敌。也因为这样,上官氏一族和鄂邑公主就跟霍光结下了梁子。
后来上官家族想要陷害霍光,但是很可惜被当时14岁的汉昭帝一眼识破,上官家族也因此引火上身,所有在朝大臣,都对汉昭帝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从此上官一族渐渐被汉昭帝疏远,霍光的辅政地位也更加得到了稳固。
此事失败之后,上官一族打算发动武装政变,打算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可惜此事被泄露,又遭人检举,于是霍光和汉昭帝打算在这一政变未发动之前,先发制人,逮捕了上官一族以及相关人等,株连其家族,长公主、燕王刘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后自杀身亡。当时九岁的皇后上官氏因为年纪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未被牵连。
但经过此事后,汉昭帝对上官氏越发冷落。他害怕上官氏诞下子嗣,之后皇位发生变动,因此一直没有宠幸过上官皇后。直到汉昭帝因病去世,15岁的皇后上官氏也未能生育子嗣。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汉昭帝又没有子嗣,所以最后推举刘贺为皇帝,15岁的上官氏又被尊奉为皇太后。但李贺荒淫无度,所以上台不到一个月就被赶了下来,也被称为汉废帝。
之后又推刘询上位做了皇帝,是为汉宣帝,上官氏又成为了太皇太后,而这时霍光已经年事已高,不久后就去世了。去世后,他的家族也开始没落,因为刘询将霍光的子孙都贬为闲职,没收了他们的兵权,所以上官氏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
纵观上官氏的一生,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四位皇帝,从15岁成为太后,再到太皇太后,母仪天下,受群臣跪拜,不禁令人感叹。
可她也是不幸的,由于政治联姻,她从小就嫁人,与汉昭帝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关系,直到去世,还依旧保持着处女之身,于她而言,也为不公。
参考文献:班固《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