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北洋“辫帅”,曾拥立溥仪复辟,12天即失败,死时举国哀悼
创始人
2025-09-01 02:33:35
0

在清末民初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直忠于清朝、坚持帝制,即便清帝退位以后他依然“忠心不改”,一直到死都没有剪下自己脑后的辫子。他也曾短暂地拥立溥仪“复辟”,但这场闹剧仅仅持续12天就结束了。但这位顽固不化的军阀在去世时却有无数人来为他送葬,甚至孙中山也曾称赞过他的“忠心”。他就是“辫帅”张勋。

1.早年发迹

张勋,字少轩,是现在的江西奉新人,1854年出生。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爷爷在他6岁时也被太平军杀死,从此便孤苦无依。后来他被一位退休的官员收留,直到30岁才投身行伍,进入曾国藩的湘军当兵。在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也跟着部队进入广西作战,因为作战勇敢,被提拔为参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他率军进驻东北,并带领1000名骑兵与日军作战,激战3天以后终于击退日军,从此名声大震。他也因此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被袁世凯提拔为营长,进入了北洋军的圈子里,后面他又跟着袁世凯去山东镇压义和团,以军功升为总兵。

等到溥仪继位以后,张勋又升任江南提督,镇守南京。当革命党人进攻南京时,他坚决备战、积极镇压,致命革命党人死伤惨重。

在民国成立以后,张勋为了表示对清王朝的忠诚,仍然留着辫子,他也要求自己的部队不许剪辫子,因此人称“辫帅”,他的部队也被人称作“辫子军”。

后来袁世凯封他为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将他调往徐州。袁世凯称帝时,他也积极拥护,又被加封为一等公。但在他内心里还是忠于清朝的,一直在伺机而动。

2.率兵入京

张勋向清朝效忠的机会终于来了,1916年6月,退位后的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死去后,民国恢复,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不久,黎、段之间发生了“府院之争”,双方对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尖锐对立,段表示一定要对德宣战,黎元洪则坚决不同意。段让黎在和德国断交书上盖章,黎断然拒绝。

黎元洪

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以段私自向日本借款为由罢免了段的总理职务。段祺瑞离京赴津,以天津为基地,通电反对黎元洪。这时候坐镇徐州的张勋成为了黎和段都想拉拢的对象:黎认为德国人是张勋的后台老板,张勋肯定是反对段祺瑞的;段则认为张勋向来赞成帝制反对共和,张勋进京黎元洪这个总统是断然当不成了。黎元洪最终决定让张勋进京进行调停。

张勋得到消息以后,大喜过望,他马上召集十三省的督军到徐州开会,张勋在会上迫不及待地把计划和盘托出,那就是:出师北京、逼黎元洪交权,适时扶持小皇上复辟。几经密谋商量,众人都随声附和,这也让张勋觉得更有底气了。

1917年6月7日,张勋率领十个营的“辫子军”约5000人乘火车从徐州出发,于6月14日到达北京。他到达以后直接逼迫黎元洪解除了国会,为他后面的“复辟”扫清了障碍。

3.复辟闹剧

7月1日清晨,经过精心准备以后,张勋穿清廷朝服,带康有为、王士珍等一干人等进了紫禁城,拥戴溥仪升殿坐上“龙座”,张勋等趴在地上,向溥仪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上了一份《吁请复辟折》。随后溥仪宣布临朝亲政,收回大权。

这一天,溥仪连下了八道“上谕”,大封官爵,恢复旧制。张勋因拥立有功,被封为首辅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授忠勇亲王,加赐紫禁城骑马。

但张勋的“复辟”很快遭到了各方势力的一致反对。段祺瑞见利用张勋驱逐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成,立即组成“讨逆军”,于7月4日在马厂誓师出发,讨伐张勋。

张勋的这5000人显然是不够打的,而且“讨逆军”还有飞机助阵,对紫禁城进行了3次空袭,吓得辫子兵狼奔豕突,四处逃窜。“辫子军”很快就被击败,7月12日,在全国的反对声浪中和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溥仪再次颁布退位“诏书”。这场由张勋一手导演的复辟闹剧,仅持续了12天就草草收场了。

4.晚年生活

复辟失败以后,张勋先是跑到了荷兰使馆避难,后来又移居到了德国兵营,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十分舒服。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对他实行特赦。

重获自由以后的张勋定居天津,开始做起了生意。他的生意做得很大,经营的当铺、银行、钱庄等企业就有70多家,他的资产也达到了五六千万。

而且张勋退隐时已经64岁了,这个时候的他只有一子一女,远离政治的他开始纳妾,一心一意地制造人口,等到他69岁去世时,已经有了九子五女,真是令人惊讶。

1922年,张勋为自己办70大寿,孙菊仙带着京剧界名角杨小楼、梅兰芳等人到天津给他祝寿,张勋光出场费就给了他们600大洋,把孙菊仙感动得痛哭流涕:“懂戏者,张大帅也!知音者,张大帅也!”

而且复辟失败后,他脑后仍然拖着辫子。有人劝他还是顺应潮流剪掉算了,他却说:“我回天无力,但尚可独善其身。辫子相当于我的脑袋,脑袋在,辫子不掉!”他平时的打扮也保持过去的样子不变,头戴尖顶缎子面儿的帽子,上面缀有宝石或钻石,身穿尺寸肥大的大褂或马褂,足登官靴。他以这种打扮表明他顽固不化的愚忠决心。

5.人物评价

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租界的寓所中病逝,终年69岁。大家可能会觉得,像他这种闹复辟的军阀,死后晚景一定很凄凉。但他的葬礼却规模宏大,轰动一时,送殡的亲友民众绵延数里,据说耗资数十万元。亲朋好友、政治宿敌、社会各界送来的挽联挽词多达3170幅。

这其中就有当时的教育总长、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挽联:民主竟如何?世论渐回公已殁;斯人今宛在,党碑虽异我同悲。他虽然坚决反对复辟,但也确实被张勋的“忠心”所感动,因此作出了高度评价。

孙中山先生也表示了对他的敬意: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

当然孙中山、章士钊他们对张勋表示的敬意,并不是因为敬佩他搞复辟,而是敬重他的忠诚、仁义和气节,即使这是一种愚忠,但依然令人动容。毕竟在民国那个动不动就背叛的时代,这种忠诚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而且张勋的人品其实并不差,他在北洋军时,就特别豪爽讲义气,对北洋系的兄弟们挥金如土,所以北洋系的将领都喜欢叫他老大哥。而且有一次,因为他立了战功,上级奖赏他二坛好酒,于是他将酒都倒入溪水中,然后让手下都在充满酒香的溪水中洗个舒服澡。

不仅对军队,张勋对老家也非常好,和他一个村的老乡,他给每家送一座大瓦房。在北京求学的江西籍学子,他也会给他们发奖学金,像我党的方志敏、张国焘等都受到过他的资助。

所以这么看,张勋这一辈子,生前活得精彩,死后有人哀悼,真的不算太差!

相关内容

张家界亲子游五天四晚花费多...
奇峰秀水五日行:我的张家界心灵之旅 张家界,这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2025-09-03 13:00:00
原创 ...
在尘世的喧嚣里,总有些名字像废旧门板上的锈钉,虽被岁月蹭亮,却始终...
2025-09-03 12:59:17
原创 ...
在这喧嚣的南方,旅途成了许多人心头的一盏灯,照亮了前路,也照亮了心...
2025-09-03 12:56:28
孟波圣淘沙娱乐公司,在20...
作者w心;h u a b 6 6 7 圣淘沙位于佤邦孟波市中心,开...
2025-09-03 12:55:27
原创 ...
在扬州的“瘦西湖”景区,藏匿着一处并不显眼,却又有着与众不同风貌的...
2025-09-03 12:54:23
原创 ...
在这片土地上,人声鼎沸,尘世浮沉。倘若你停下脚步,抬头望一望,或许...
2025-09-03 12:54:0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与生活研究所,但若说起脚下之路,未必非一桩历史的...
2025-09-03 12:54:02
【挥杆两国NO.1】瑞士+...
欧洲,不仅拥有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历史,还以数量众多的老牌高尔夫球场...
2025-09-03 12:53:42
高尔夫要是眞帅起来,也就没...
高尔夫要是眞帅起来,也就没有思域什么事了大众 拍车界的宋大师
2025-09-03 12:52:57

热门资讯

原创 低... 全地形赛车场开业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特别是在国内,汽车文化还没全面普及,这显然是一次很有突破性的尝...
原创 2... 2025年香港高尔夫公开赛要有个特别重要的新突破啦!冠军能直接获得2026年美国大师赛和英国公开赛的...
原创 徐... 三国猛将如云,若以武力排名,民间有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夏侯”之说。但是如...
原创 在... 清朝末期,在和北方的沙俄签下以瑷珲条约为主的多个割地条约,如库页岛,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西北部等地,面...
原创 张... 咱们今天来讲一个关于三国时期,万人敌张飞的故事,相信“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阿斗”的情节大家都是熟知...
原创 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秦朝。秦朝的开创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开端,它具有非同凡响的...
唐僖宗与他的“球迷皇帝”梦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时代,而唐僖宗李恪则是一位个性鲜明、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不...
原创 古... 在上至南北朝,下至明清的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起码一半会有大臣给皇帝上奏折或皇帝看奏折的桥段。无论是地方...
原创 为... 秦献公是一个使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重新提高诸侯国之间地位过程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 而秦始皇自不必...
原创 原...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在国家层面也是如此,那些一直支持帮助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