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几十万年前人都被发现,为何夏朝仅仅是四千年前,却一直找不到?
创始人
2025-08-25 22:34:06
0

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都已经被发现了,夏朝为何迟迟找不到?几十万年前的遗迹只需要判定年代,而夏的遗迹要判定它是“夏”。现实是找到一些遗迹,但不知道是不是夏(或者说西方不承认)。举个例子,如果有个文明,盖土房子,不打地基,屋顶盖植物,那它完全可以什么也留不下。又或许,该文明的所有物品,被后续者全盘接受并且盖上了后续者的名字,以至于被认为是后续者的文物。比如上个世纪的东西,你用本世纪的技术喷漆,也许后人会以为是你这个时代的。

放在国外,夏朝就有可能是类似于大西洲一类的传说。跟亚特兰蒂斯同时代的文明肯定有,但不一定那就是亚特兰蒂斯。商传说自己祖先打败了一个叫夏的敌人,但这个夏不一定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的历史也不一定是传说中夏的历史,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夏的谱系跟二里头一致,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历史的巧合。

其实意思就是说,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可能其实就是商朝早期遗址。之所以认为夏朝不存在的声音不断涌现,是因为,商朝人没记载过夏朝。所以二里头遗址发掘之后,一直不能确定它是夏朝而不是商朝。而更早的龙山文化也没有发现夏朝的证据,甚至龙山文化和黄帝哪个更早也没有定论,而且黄帝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领袖也很难说,因为三皇五帝和夏朝都是周朝人说的。

二里头文化遗址只能算夏晚期的都城遗址,而按照历史记载,夏朝延续有400多年,为什么研究夏朝世系和夏都的迁移,就是为了说明早期夏都和二里头的传承关系。但是考古上并没有出现更早的符合夏都这一地位的城市遗址(相对于二里头规模都偏小),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也并不明确,所以夏和早商的分歧是比较大的。具体来说,二里头的测序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到公元前1600年,但是夏朝的历史记载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

所以现在就定论二里头是夏朝,总归不严谨。最合理的可能是“夏文明”没有文字,也就是个史前文明,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官方正式名称即“国号”,而只能有他人取的代称,比如“二里头文化”。那个时代由于交通手段的限制,同时存在几个政权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也不见得夏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王朝,毕竟那个时代根本没有道路和便利的交通工具,小国寡民才是基本的模式。那个时代,谁也没法轻易对数百里以外的一个人群实施有效的统治。如果有确实的证据能证明二里头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王权集中的文明国家,并且是一个年代早于商朝,不是商朝历史的一部分,与商朝有着区别的另一个朝代。那么,无论这个朝代自称的名字是“夏”还是“冬”,这就是史书上的夏朝。

夏,既没有文字流传,也没有史料记载。基本上只能靠传说。生产力也很低下,也没有什么经得起时间销蚀的遗迹留下。个人猜测夏可能是个部落,而且是个大不落,但在同期不唯一,它可能掌握了较其他部落先进的生产力,也许是修房子,也许是耕种,也许是畜牧渔猎,也许是制盐等等,导致它的部族人口规模较大生存生产资料突出,并且在周边部落中有较大的话语权取得了多数部落的认同,成为“共主”,但它并不如后来的国家那样有各种机构进行管理各部落。

而商则可能是由于某部落的生产力突进,比如制器等发展起来有了与夏有抗衡的实力,才一步步成为新的“共主”。所以如何辨别认知夏文化的争议论点是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为什么没有什么证据记载、证明,说不定是因为夏的青铜器技术太落后,又没什么可长期保留文字载体,所以至今难以找到证据。

商进入中原以前,中原的确有一股势力,这是疑古信古的共识,也是地下实物证实了的,大家的分歧就在于它叫不叫夏,虽然它在四期年代上跟早商有交叉,但是它肯定不是商,最大的区别是族属,和生产生活方式,器皿形状都和早商不一样,有龙山文化晚期特征。

“夏”之前还有“虞”朝的说法,更早还有“唐尧”也就是尧开创的为“唐”,舜开创的为“虞”,禹开创的为“夏”。古代人关于尧舜禹的记载细节主要靠瞎猜,一个君主怎么可能动辄在位几十上百年?关键还不是个例,而是一大批在位者都这么长。所以真实的历史可能就是他们各自代表了一个朝代,只有“夏”因为离的最近所以记载的比较详细,之前的只剩一个代表。

文明和文化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证明有工具的使用,都能称作文化,比如几十万年前的半猿人已经掌握了火和部分石器制作,都能称之为文化。但文明的门槛就很高了,一必须要有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组织,二大规模的文明实体的表现物,最典型的就是建筑,三要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四就是有同时代的文字形式记录,这几条中第四条文字是最关键的文明因素,因为最早的文字是伴随着私有制和剩余产品大量出现而产生,而私有制和剩余产品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而原始文化下的低下生产力和模糊的私有制无法形成发明文字的内在动力。

现在中国各地都有古文明一直发现,都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了。所以商之前肯定是有一个王朝的,只是不一定叫夏而已。要证明夏最好的方法是文字,比如某个遗址出土带有夏字的器物,或者带有人名的器物,而这个人史书明确记载是夏人,比如某个国王或贵族,那夏朝就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F1 2025赛季的圣保罗大奖赛在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0日落...
2025-11-11 18:19:03
全运会赛艇女子双人双桨上海...
工人日报客户端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窦菲涛 刘兵)今天上午,十五...
2025-11-11 18:18:10
2025年“福满榕城 奋勇...
        
2025-11-11 18:15:32
有趣的一天|东莞露营记:把...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总在追赶时间,却忘了 “享受当下” 才是生活...
2025-11-11 18:03:50
河南新乡取消医保门诊支付限...
为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确理...
2025-11-11 18:03:48
当璞隐遇见大同 | 淡季入...
大同文旅这几年特别火,在旅游旺季酒店生意好一点都不稀奇,但大同古城...
2025-11-11 18:03:20
中超如果跨年的话 可以参考...
中超如果跨年的话 可以参考一下加拿大联赛
2025-11-11 18:02:55
原创 ...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
2025-11-11 18:02:21

热门资讯

原创 算... “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这句话是康熙帝对范文程的评价,意味着他的智慧和谋略可以与百万大军相...
原创 国...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期间,许多曾经得到蒋中正亲自信任的大将,纷纷落入了我军的手中。这些俘虏中,既有一些默...
原创 甘... 1958年,在甘肃天水秦安地区的大地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仰韶文化陶器,遗址的总面积...
原创 非... 清代的读书人,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一旦考中进士,就相当于拿到了通向仕途的“入场券”。然而,能当官和能...
奕敏:近代家谱容貌之变迁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
原创 共... 毛主席曾经对韩练成说过一句话:蒋介石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能指挥解放军,也能调动...
明朝时期,辽东镇的战略地位,在... 明朝时期,辽东镇的战略地位,在九边中独一无二。 它不仅是明长城防御体系的最东端起点,更是九镇中唯一兼...
原创 7...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我们酒店要接待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非洲总统博卡萨要来了!这个消息在1968年10月...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5款三国题... 三国题材的战略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手游市场上的热门品类,它以东汉末年的乱世为背景,为玩家提供了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