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身体机能逐渐下滑,养生便成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在众多养生方式中,早起跑步堪称最佳选择之一。
早起,不仅仅是开启一天的简单动作,更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早起光三分,晚起慌三分”的记载。
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来看,早起有着诸多益处。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早起的人,精力会更加充沛,这是因为早起可以让身体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改善睡眠质量。
许多医学专家都指出,规律的早起习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使身体的激素水平保持稳定,从而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而当早起与跑步相结合,那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尤其是那些在清晨就踏上跑步征程的人,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被称为“快乐激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在跑步过程中,人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工作进行反思和规划,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清晨日光,最能滋养心脏。”
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到的观点,现代医学也多次证明,清晨的阳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尤其是阳光中含有丰富的紫外线,有助于维生素 D 的合成,维生素 D 对于人体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此外,维生素 D 还能调节免疫系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好地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早起跑步的忠实践行者。
他一直保持着独特而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晨 4 点便会准时起床,起床后,他先伏案写作,将自己的灵感和思绪倾注在笔尖,到天亮时,他便会出门跑个 10 公里。
跑步回来后,他会洗澡、吃完早餐,然后再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
村上春树曾说,早起跑步是他认为养生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跑步的过程中,他能够让心境达到自由的状态,摆脱外界的干扰和束缚,这充分说明,早起跑步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提升人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能力。
像我身边有一位 50 岁左右的大哥,从他的生活状态和外在面容上来看,怎么也看不出像一个 50 岁的人,倒像是 40 岁的样子。
每次问他是如何保持身材和样貌的,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养生秘诀时,他总是笑着回答说,就是早起跑步,一次 5 公里。
他还强调,跑步一定不要追求速度,而是要慢慢享受汗水落下的感觉。
当我们过于追求速度和跑量时,身体可能会承受过大的压力,养生的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
他认为,跑步是一种与自己身体对话的方式,要用心去感受每一步的节奏,感受汗水带走身体内毒素的过程。
大哥还提到,养生的关键除了跑步,就是早起。
这两者一结合,想不健康都难。
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保持早起的习惯、坚持规律的养生运动,这些看似个人的行为,实际上会为家庭带来积极的气场。
一个积极向上、注重健康的人,会影响到身边的家人。
俗话说:“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人到了中年,想要健康养生,不妨就去早起跑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