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仪与苏秦出道顺序,有先张后苏说,有先苏后张说,到底谁正确呢
创始人
2025-08-18 22:03:51
0

众所周知,张仪与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两位纵横大家,他们又都是鬼谷子先生门下的高徒。但有关他俩谁先出道,却众说纷纭,今天给大家归纳一下,并借机阐述下作者自己的观念。

一。先张后苏说

张仪先于苏秦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说,这有在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证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

二。先苏后秦说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史记》、《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二人基本属于同一时代,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稍早。

这一说法比“先张后苏说”更有竟争情节、更加有戏剧色彩、符合大众好奇心理。

此种说法认为:苏秦很早就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但是在学习以后因为受不到赏识而非常落魄。他决心补课,于是刻苦钻研了《阴符》(据说是姜太公所著),从中掌握了游说技巧。最终得到了燕王的赏识出使赵国,在出使赵国以后苏秦提出了合纵的策略让六国共同攻打秦国。

恰巧此时,秦惠王派秦军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并攻克了魏国的雕阴,还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处于萌芽期的联盟。

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非常高兴地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这样,张仪的激将法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苏秦还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王正踌躇满志规划统一六国之事,急需贤才帮助,他与张仪一见如故,并高兴地拜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前期暗中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三。评论两说

张仪与苏秦俩人虽然各自主张一纵一横,走的道路不一致,但因出师同门,在运用他们老师的纵横之技时却是殊途同归的。

他俩都能深刻领会《鬼谷子》中说的:“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这番话意思是说:对于人而言,贤能不肖,智慧、愚蠢、勇敢、怯懦、仁和义的程度,都是不一致的。根据这些决定开放和闭合,可以进升,可以辞退;可以轻视,可以尊敬。顺应规律,在清静虚无中就可以统治他们。

鬼谷子的上述言语是其“捭阖术”的精华,即要想治理天下,必须掌握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考察事物发展的阶段,遵循阴阳转化的规律;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要根据每个个体的心理活动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分别游说六国合纵或者连横时,张仪与苏秦都充分了解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国情处境及各国王的心理活动状况,就是事先都下功夫做足了功课,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王个体应采取了各自不同的策略、谈话方式、说服技巧。

举个例子:同样是楚国,张仪利用当时楚怀王害怕秦国威逼让出黔中土地的心理,向他提出: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诱骗楚怀王答应屈服秦国而违背“合纵”之约;

而苏秦在游说楚威王时,因掌握了他不服秦国强盛,妄想楚国称霸一方的狂妄心理,先献媚地称楚国土地辽阔、军队强大、粮草充裕,完全具备与秦国抗衡的资格,如不与其他五国合纵反而去接近秦国,则会首先被秦国攻陷(因秦、楚两国相邻),还要被迫割让土地,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您还不会选择吗?楚威王经不住苏秦的诱惑,答应参加“合纵”。

类似楚国,张仪、苏秦两人出于各自不同目的,用老师传授的“捭阖术”等基本理论,分别成功说服六国或“合纵”或“连横”,可以说玩弄这些国王于股掌之中,当然,这些国王的心理素质也太脆弱了,太没有主见了,人云亦云啊。

对于先张后苏,还是先苏后张,哪种说法正确?作者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去考证了。两种说法各有千秋,如非要选择一种,作者还是倾向于“先苏后张说”。毕竟“先张后苏说”,只有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作为佐证,这仅是一家之说,依据不够充分。而“先苏后张说”,具备《史记》、《资治通鉴》作为充分依据,更有说服力些。

再来就技术难度层面分析一下吧,苏秦的工作难度远远比张仪大,因为他面对的是六个国家,各国的情况、领导成员性格不尽相同,而且要将他们磨合在一起,这工作量确实很大,但苏秦出色地完成了,经他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结果是秦国十五年没有敢出兵函谷关。而苏秦个人也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而当时秦国的势力相比其他六国都强,张仪是代表秦国去说服这些国家不参加合纵联盟的,其工作难度相对小些,因各国或多或少都惧怕秦国,他只要利用威逼利诱,甚至恐吓诈骗等手段往往就能成功。再加上,历史发展规律是分久必合,秦国统一中国已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张仪完全可以顺势而为。张仪同样也获得了成功,他二次担任秦国丞相,还在魏国出任过丞相。

总之,鬼谷子教出的这二位高徒都没有丢老师的脸,各自将纵横之术发挥得出神入化,共同上演了一场战国大戏。值得后人回味、研究。

这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如大家对此话题感兴趣,希望共同参与讨论交流。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在三国时期,关于蜀汉武将赵云与关羽的实力比较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据《三国演义》记载,在袁绍磐河之战中...
原创 张... “桃园结义”是一段永恒的传奇,在那片满是绽放的桃花园,正式拉开了三国大戏的序幕。 多数人只知道,“桃...
原创 抛... 在审视李自成和朱元璋两位历史人物时,我们不妨抛开政治立场,将注意力集中在二者的自我认知上。从这个角度...
原创 元... 元朝覆灭时,有部分汉人选择为蒙古人殉国,原因是多方面的: 文化认同 元朝时期,蒙古文化对汉人产生了一...
原创 美... 202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民调。 调查显示,在实验体为3581名美国受访者中,约有82%...
原创 开... 他是我国最心灵手巧的“布衣元帅”。 上马能率兵800歼敌3000,下马能摄影弹琴穿针引线,曾多次挽救...
原创 祖... 中原汉家的文化向来讲究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伦理纲常,一旦谁敢违反这些“铁规”,那可是千夫所指,满城...
原创 杨... 提到杨贵妃,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美貌被无数人赞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她...
原创 王...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位列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另二位是段祺瑞和冯国璋)。 王士珍在历...
原创 评... 1955年,新中国在评选十大元帅的时候,元帅人员名单存有争议,当时陈毅在名单上,并且是排第6位,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