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地位不高,去世后没通知毛主席,主席很生气,亲自去坟前哀悼
创始人
2025-08-18 19:32:42
0

前言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在我党甚至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德高望重般的存在。不仅如此毛主席对待身边的人也是十分亲厚的,但是当年侯登科离世的时候,却故意没有告诉毛主席这个消息,这也惹得毛主席十分生气。

究竟这个侯登科是谁呢?他跟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何会故意让家人隐瞒自己去世的消息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侯登科跟毛主席之间的缘分

提起来侯登科想必很多人会觉得十分陌生,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毛主席身边的马夫。

侯登科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之中,因为家徒四壁,所以小时候的他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要为了吃饭而发愁。

因为经历过这些苦难,因此他比别人要更加渴望走出农村,想要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因此在他懂事开始,就经常出去做些苦力,来减轻父母肩上的压力。

当时在那个时候他的家乡中,正在发生一起浩大的农民运动,为了能够改变当时贫苦的现状,为了不受剥削和压迫,侯登科也加入到了这次农民运动之中。

在很多人看来,上天是十分眷顾侯登科的,虽然侯登科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很是贫苦,但是在后来侯登科在偶然机会之下,还来到了红军部队当中去。

但是当时侯登科进入红军队伍之中并不是以士兵的身份,因为当时侯登科的年纪要比当兵入伍的要求大一些,因此他刚进入红军队伍之后,只是干着一些并不起眼的苦力工作。

因为侯登科心地善良,再加上为人忠诚老实,后来他还收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当时毛主席认为侯登科仅仅在部队中做着苦力工作实在是太屈才了,因此在毛主席的提拔之下,他成为了毛主席的马夫。

当时毛主席跟侯登科的关系也是十分亲密的,因为侯登科要比毛主席年长几岁,因此毛主席时常会亲切的称呼他为“老侯”。而老侯也是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一直本本分分,坚守在自己的小岗位上。

再后来,毛主席准备离开陕西地区,前往西柏坡时,就在动身之前,还专门去看望了侯登科,毛主席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骑马了,因此希望侯登科能够跟随着自己。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侯登科竟然直接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侯登科表示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无法跟随着我军继续前行,因此并不适合再继续骑马了。

听完这些话之后,毛主席虽然心中十分舍不得侯登科,但是看着他已经决定好,也就没再继续强求,于是两人就这样分开了……

当时虽然侯登科年纪已经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但是还是撑着身体,将毛主席送出了门外,因为在侯登科心中,毛主席是自己所崇拜的对象,毛主席在侯登科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然而谁都想不到,造化弄人,这次两人的分别竟然成为了永别。在两人分开之后,毛主席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之中。

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刻,情况十分危急,因此那段时间里,毛主席格外繁忙,经常因为处理政务而忘记了吃饭。

后来毛主席终于等来了清闲片刻的时间,于是在当时想起了从前跟在自己身边的马夫侯登科,想起来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于是毛主席像警卫员询问道:“侯登科后来去哪了?日子过得还好吗?”

由此可见,毛主席跟侯登科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友好的,即使分开了,毛主席当时也挂念着侯登科。

但是谁知接下来警卫员的一番话,竟然直接惹恼了毛主席。警卫员当时告诉毛主席,侯登科已经去世了,在毛主席听到之后,十分生气,很严厉的询问为什么没有将侯登科去世的消息,上报给自己。

在毛主席心中,侯登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存在,虽然他只是一名小小的马夫,但是之前的那段日子里,两个人总是一起交谈,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厚。

在毛主席心中,侯登科早就不是马夫那么简单了,更像是自己的大哥哥,侯登科一生没有成婚,将自己的一生时间都奉献了出来。

因此对于自己并不知道侯登科离世的消息,毛主席格外的生气,毕竟在毛主席心中侯登科对于自己也是很重要的存在了。

通过毛主席的生气,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在毛主席心中侯登科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不单单是这样,毛主席还曾经表示过,侯登科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简直比泰山还要重。

虽然毛主席当时十分愤怒,生气没有人将侯登科去世的消息告诉自己,但是当时毛主席在百忙至于还专门抽出时间亲自去侯登科的墓地悼念他。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侯登科只是一个小小马夫,但是只有毛主席知道,侯登科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并且还都是默默付出,从来不要求回报的那种。

其实侯登科的付出,毛主席都看在眼里,对于他的奉献,毛主席也是十分感谢的,因此在毛主席心中始终都有侯登科的一席之地。·深受爱戴

其实在毛主席心中,无论这个人是否有官职,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小小警卫员或者是马夫,毛主席都会做到平等对待他人的。

在毛主席心中工作从来没有贵贱之分,因此毛主席对待所有人都是很平等的,不仅如此毛主席之所以能够深受百姓爱戴,是因为毛主席无论事情怎样繁忙,都会将百姓们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毛主席在延安的那段时间里,毛主席十分繁忙,整日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但是毛主席还是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人民群众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解决。

当时发生过一个小故事,也是毛主席的这样举动,深深印刻在老百姓心中,因此毛主席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十分高的。

当年在某一天晚上,毛主席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于是跟警卫员一起到河边散步,准备好好锻炼锻炼身体,当时毛主席就看到了,都已经晚上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在田地里耕种。

于是毛主席便走了过去,亲切地跟正在耕种的农民们打招呼,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询问了这些百姓们种的是什么农作物,看着毛主席如此随和,百姓们心中也是十分愉快的。

在毛主席准备离开的时候,还想这些百姓们,提出了耕种方式更好的建议,听着毛主席的话,百姓们的心中也是暖暖的,他们没有想到毛主席是这么一个随和慈祥的人。

其实在毛主席心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百姓们的生活,为了能够让百姓们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毛主席也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的。

当时毛主席不仅要处理军事上的事情,还要处理一些政治上的事务,十分繁忙,但是毛主席仍然坚持去百姓们所在的地方寻找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毛主席对待自己是士兵们,那也是好的没话说。当时在军队之中,有一名年轻的士兵生了病,经过医生几次治疗仍旧不见好转。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毛主席的那里,毛主席也是十分关心,于是询问医生为何这名士兵一直反复发病,难道这个病不能够根治吗。

当时医生也是十分为难的,表示这个疾病是有特效药的说道,但是在军队当中只剩下三支了,十分紧缺珍贵,万一您也生病了……”

当时毛主席在得知医生因为害怕自己生病,因此犹豫不决没有将这仅剩的三只药用在士兵身上的时候,并没有责怪他。

而是十分平静的表示,救治士兵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可以的,因此让医生把这三支药全部用到了生病士兵的身上。

果然医生在用完药之后,这名士兵的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当时这名士兵也是十分感谢毛主席的,毕竟正式毛主席的一番话,拯救了他。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也能够看出来,毛主席在军队当中也是十分受到战士们爱戴的,这样一个无私奉献,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伟大主席,怎么能够叫人不爱戴呢?·结语

毛主席在百姓们心中一直都是十分伟大的形象,即使毛主席知道前路充满着未知的艰难和险阻,但是毛主席依旧勇往直前,丝毫不惧怕,就是为了能够让我国人民过上安稳的日子。

让我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感谢他对于我国的付出和贡献!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
原创 难... 一、艰难的蜀汉开国 刘备建立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开国是最难的。当曹操官渡之战灭掉袁绍时,孙策已经...
原创 基... 70年代,基辛格访华,就苏联威胁一事询问毛主席,主席巧妙回应。 作为广为人知的中美破冰推动者,基辛格...
原创 为... 01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禅位,以刘宋取代了东晋,做了曹丕和司马炎做过的事,这一...
毛主席批评张爱萍:说“胜败乃兵... 你可能听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但它背后真是宽慰人的灵丹妙药吗?有时候,它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借口,...
韩国历史上,第一次! 当地时间12月27日,韩国国会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 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 共有192名议...
原创 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人口大约100来万,军队不到20...
原创 日...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在艰难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
原创 他... 他是统兵十万的兵团司令,三年后却成了小旅长,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在辽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将领...
原创 二... 二战时期,德国战斗力确实彪悍,他们在很短的时间拿下东欧,接着在挑战苏联,只不过,苏联成为了他们梦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