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秦帝国之裂变》作为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是真国后
创始人
2025-08-18 21:06:17
0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堂计谋和新旧势力的抗衡是刻画的重点,但丝毫不妨碍剧中女性角色的出彩,几个主要女性角色中又以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最为让人叹服。

太后是秦献公的遗孀,面临丈夫离世她强忍悲痛叮嘱儿子嬴渠梁办大事,颁布遗诏即位秦王稳定朝野。因为处置魏国丞相公叔座一事秦王嬴渠梁和众人有分歧,面对大哥嬴虔、小妹荧玉公主和大臣们一致要求杀公叔座报仇的局面,太后选择坚定支持秦王,让秦王向众人明示主张,众人这才被劝服退下。

秦王欲割地求和换取时间谋求国内发展和富强,老世族对封地被割不满,此时的太后带头表态不要一寸封地,全部分给老世族们,并果断将嬴姓族人中鼓动杀死其它部族自己打天下的两人斩首,既树立了威严又安抚了老世族们的不满,她成为秦王治国最坚实的后盾。

六国合谋分秦,为备战众人捐钱捐物,太后拜谢众人倾力相助,将老秦王当年送给自己的纳彩礼镇宫之宝蓝田红玉枕捐出,众人阻拦,太后说无国无家什么宝物都没用,事后偷偷在亡夫牌位前致歉,心疼秦王苦力支撑局面,既是慈母,也是明大义的秦国太后。

商鞅变法开始以后老世族们为了看新法笑话,鼓动孟西白三族和戎狄为抢水私斗,大渠决堤死伤无数。秦王报告太后此事,太后出面和老世族们斡旋出言警告,还不忘叮嘱秦王这是第一道考验,让秦王一定要给商鞅搂好后腰,保证他无后顾之忧。

甘龙指使人将新白里众人上缴的官粮换成沙石,年少的太子一怒之下杀死里正白亮,又下令将全部粮食运到太子府,面对抵抗的众人双方冲突最终杀死新白里三十多人,闯下大祸,民众愤怒涌向都城。太后训斥太子,让公主亲自带太子到商鞅处接受处置,给商鞅撑腰力保秦国不乱,又亲自劝说准备带兵平叛的嬴虔遣散军队,作为太子傅前去领罪服刑。

叛乱平息以后,太后十分欣赏商鞅胆子正,有主见,想把对商鞅有意的荧玉公主嫁给他,其实叛乱平息也得益于太后的顾全大局和大义灭亲,毕竟嬴虔和太子可都是她的儿子和亲孙子,她若一力回护无人能阻拦,在亲人和大局面前她舍弃了亲情。

秦王回来以后拔剑要杀太子,被太后、公主拦下,但太后还是让秦王带太子去了太庙,将太子废为庶人放逐山野,见证变法带来的变化反思自身,纵然不舍太后依然选择支持秦王做法,将这个唯一的王孙赶走了,太后在秦王面前表扬商鞅定国有功,这是大义为公的一面。

而在私下里太后担心太子年幼一个人独自流浪,嬴虔因为受刑自囚闭门不出,荧玉公主婚事没着落,秦王自太子生母崩逝以后不近女色不娶正妻一个人苦撑,作为母亲和祖母,她比谁都要担心这些后代子孙,更彰显出大局面前为了国家稳定她的大义与睿智。

荧玉公主对商鞅有心,太后和嬴虔本全力支持,现在太子一事以后局面尴尬。得知秦王准备把公主嫁给商鞅,嬴虔以到雍城鳏居示威,担心嬴虔偏狭为了秦国稳定太后准备委屈最疼爱的小女儿荧玉。荧玉坚持要嫁商鞅,以到雍城寡居示威,甚至不介意商鞅同娶两妻,按照嬴姓宗族规矩公主只能嫁给首婚且是做正妻的男人,太后夹在大儿子和幼女中间左右为难,既是家事又是国事。

秦王报告太后商鞅同意婚事,太后追问秦王联姻是否是他的一步棋子,她既担心儿女为婚事反目也担心仲子秦王将女儿的婚姻幸福作为变法的棋子,一个老母亲也是操碎了心。秦王坦荡认为君臣通婚是铁盟,荧玉又非要嫁给商鞅,一举两得,也不畏惧别人猜测自己将妹妹婚事作为筹码和棋子。

太后被说服,叮嘱婚事大办,给商鞅加官进爵,让谁也扳不倒他,其实也是在心疼荧玉。为了解开嬴虔的心结,太后亲自见嬴虔,目睹儿子受刑太后哭泣叹他遭罪,表示自己也赞同婚事,希望嬴虔不要因为复仇毁掉社稷国家,不要手足相残。嬴虔心意坚定自囚不出决意复仇,太后无法改变,叮嘱家老把孙子孙女送入宫中自己亲自抚养。手心手背都是肉,国事家事搅在一起,无法两全,太后的苦也非常人能体会。

商鞅见太后提荧玉探访太子一事,太后打听与秦王交好的墨家女子,操心秦王婚事,又主动提起商鞅的红颜知己白雪,让商鞅接回白雪母子,自己回去做女儿荧玉的工作,希望大家都过得舒心。作为丈母娘,太后对待商鞅也是一片赤诚。商鞅计划收复河西,继续推行变法和营建新都无法分心,太后为收复失地全亡夫遗愿向商鞅深深拜谢,对于这个女婿于公于私她都是高度认可的。

秦魏交战河西大捷,太后和荧玉非常高兴,但转头太后又开始担心嬴虔的态度,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压制嬴虔,听说商鞅收回天月剑,太后期盼着等天月剑到亲自送回安抚嬴虔。

商君府落成,太后亲赐仆人侍女,商鞅太累连睡三天三夜,秦王发热三天,太后连连感叹两人太苦。太后见虔送回天月剑,想劝嬴虔和商鞅和好,嬴虔依然不愿原谅商鞅,太后无奈走之前让嬴虔记住兄弟姐妹同心壮大祖宗基业,也是老母亲的肺腑之言了。

太后病重得知秦王发热十分担心,又叮嘱有身孕的荧玉好好安胎才能对得起为国事辛劳的商鞅,作为国后和母亲,心里永远记挂着儿女和国事,一刻也不忘怀,这才是真国后风范。

太子诚心悔过大有长进以后被秦王亲自接回咸阳新都,太后叮嘱太子去拜见嬴虔,为他代己受过致歉,又让太子做人做事以商鞅为榜样,公事为先,让太子报答嬴虔养育之恩,但不能化嬴虔的私恨为公仇,也是一片苦心。

听说秦王因为国事太迫痴情难解一身是病命不久矣,太后晕倒,醒来在列祖列宗前祷告变法已成,失地收复,秦王将大婚,而荧玉不幸小产,看到嬴虔前来恭贺秦王大婚却又匆匆离开,太后心知嬴虔恨意未消。

等到弥留之际,听荧玉讲秦王大婚礼成,太后心愿已了再无遗憾,不让荧玉去找秦王探望,要坚持等过了今晚再报丧事,儿子秦王嬴渠梁一生孤苦为国事操劳,作为母亲她实在是太过心疼,即便榻前无人守候自己,她也不愿打扰儿子大婚的开心时刻。

等秦王带着玄奇赶来时,太后已逝,秦王为母亲阖上双眼,一代国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为母为后,尽责尽职,堪称表率。

此外为了保住秦国变法成果,解除对秦王和商鞅的威胁,太后留下密诏“虔,后患甚大,族刑密杀,不涉国法。”秦王和荧玉见到密诏内容既震惊又心疼母亲的苦心,即使身死太后想到的也是如何稳定秦国,为秦王商鞅这对变法君臣解除后患,不惜自己当坏人狠心杀子。

一代真国后,纵使国事家事很难,她也从未相负。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毛泽东,我们中国人尊称他为毛主席。他的领袖特性非常明显。如果仔细探寻,还是要承认,他的领袖特性,是从...
原创 项... 项羽,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国将领,既是英雄,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勇气、...
原创 隋... 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人物科普博主的频道!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位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传奇人物——隋文帝...
原创 清... 我们所熟知的清朝宫女,都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因为找的演员大多美貌,所以对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固定印象,...
原创 年... 在晚清时期,李鸿章是当时中国政坛上最璀璨的明星之一。他的功绩显著,创立了淮军、建立了水师,还平定了捻...
土地与神祇|邑庙访碑录:陈所蕴... 上海城隍庙,在明清时期属于县邑一级的城隍专祠,亦称“邑庙”。六百年来,上海城隍庙历经多次重建、修缮,...
原创 短... 顺治帝是大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帝在6岁的时候就登基称帝,只不过顺治帝并没有像他老子皇太极一...
原创 韩... 关于秦国的崛起,人们会想到春秋五霸的秦穆公,会想到开启变法的秦孝公,会想到打得六国不敢喘气的秦昭襄王...
原创 无... 在古代社会中,皇位都是采取的世袭制,这也基本上就代表了,没有意外发生的话,皇帝就会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