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削竹简抄读的公孙弘,是怎样大器晚成,最终成为布衣丞相的呢
创始人
2025-08-18 19:02:29
0

《三字经》中“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自勉。”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的弟子路温舒早年皆因家贫而买不起书。于是路温舒便将书抄于蒲草之上,而公孙弘则在自己牧猪的竹林中砍伐竹子削成竹简,将内容抄于竹简上。虽然他们二人没有书,但是却不忘勤奋勉励。

今天我们就说说公孙弘的故事,他虽然因家穷买不起书,但是却坚持刻苦读书,后来大器晚成,以布衣出身当上了西汉的丞相。下面请听讲述,顺便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家穷却好读书,后来大器晚成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公孙弘出生于菑川国薛县。年轻时,他曾做过狱吏,后因触犯法律而被免职。结果家贫无以为生,为了养家、奉养后母,他只得到海边去放猪,因无钱买书,他就削竹简来抄读,直到四十多岁才正式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

汉武帝刚继位,就广招天下文学士子,这时的公孙弘年过六十,在当地学识又有些名气,就被征召为博士。之后武帝派遣他出使匈奴,但他有辱使命,回来报告的时候,不合汉武帝的意,汉武帝认为他没什么能力,公孙弘于是告病请辞。

过了十年,汉武帝又全国征召文学之士,菑川地方也再次推荐公孙弘。公孙弘推辞说,自己之前应征,但因皇帝觉得无能被罢免,还是换其他人吧。地方上因他孝顺、博学,还是强行推荐他去。

之后公孙弘来到京城太常府,太常令让应征而来的学士提出应策方略。当时对策的学者有一百多人,太常令将公孙弘的对策评价为下等。上呈给武帝后,武帝却擢升他的为第一,并拜为博士,等待召见。

被武帝召见时,公孙弘提倡作为君主要心胸宽广,作为臣子要节俭自守。公孙弘的理论深得武帝的心意,就开始任用他,过了两年就提升他为左内史。他开始走上大器晚成之路。

二.善于迎合圣意,圆滑、节俭、爱才

大器晚成的公孙弘,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开始迎合汉武帝的圣意。每次廷会议事的时候,他只诉说两端,让皇帝自己抉择。认为有不妥的也不当面争辩,而是等到汲黯先发言争论,啪啪打了皇帝脸的时候,他再站出来婉转提出建议,皇帝于是很讨厌汲黯,却很喜欢公孙弘。

公孙弘每次和群臣约定好提相同意见,但一上朝的时候,他为了顺着皇帝的心意就违背了约定。汲黯看不下去,就当堂指责公孙弘说他奸诈无实情,跟大臣约好的建议,现在却更改,是不忠之人。

皇帝问公孙弘是不是这样?公孙弘却回答说:了解我的就知道我是个忠臣,不了解我的就认为我不忠,无需过多解释。武帝很赞同他这话,当有人说公孙弘坏话时,皇帝反而越相信他。

公孙弘平时节俭,当身为三公高位后,还盖着粗布被子,每餐也是粗茶淡饭的。汲黯就告发他故作节俭,是为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皇帝就问公孙弘有没有这回事,公孙弘却说:有的,大臣中跟我要好的莫过于汲黯,如今他指责我欺世盗名,确有其事。

但我听说当初管仲比国君还奢侈,却辅助齐桓公称霸;晏婴作为齐景公的宰相,也是粗茶淡饭,妻子穿粗布麻衣,齐国也因他大治。如今我身为御史大夫,却还盖布被,当官的从上到下,没有我这样的,就像汲黯说的一样,的确虚伪。

但如果没有像汲黯这样的忠臣,您怎么能听到这样的事呢?皇帝认为公孙弘很谦让,就更喜欢他,没过多久就拜他为相,封平津侯。让他成了布衣丞相。后世以丞相封侯的实例即开始于公孙弘。

公孙弘在被任用为丞相之后,在自己的丞相府邸东边开了一个小门,并且营建馆所来接待贤士宾客,还与他们共商国是。成语“东阁待贤”即出于此典。后世文学作品中多用此典比喻爱惜人才。

三.心胸狭窄、阴险狠毒

公孙弘的最大弱点是心胸狭窄,对待威胁自己地位的政敌,他更加阴险狠毒。其实公孙弘为人外宽内忌,曾经跟他有过节的,他表面对人家很好,背地里却实施报复。

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想收买大臣,但却忌惮汲黯,并说:汲黯刚直好谏,是个守节死义的人,很难用不正当手段诱惑他。但像丞相公孙弘这样的人,就如摇下秋天枯落的树叶一样简单。

而汉武帝非常喜爱的宠臣主父偃、爱打抱不平与讲义气的郭解,都是公孙弘的妒忌,在皇帝面前挑拔后,被冤枉杀害及满门抄斩的。所以,公孙弘甚至有汉武帝时期第一奸臣的称号。

四.笔者感悟

公孙弘,虽然因家穷买不起书,但是却坚持刻苦读书,后来大器晚成,以布衣出身当上了西汉的丞相。其中虽然有他勤奋好学、善于审时度势、办事以民为重的优点,但是,他为了保住自己得来不易的地位,采取迎合圣意、圆滑处世的为官之道,甚至因心胸狭窄,采用卑鄙手段残害忠臣,博取皇帝信任,借机上位等行径,让人鄙夷。

我们可以应该称赞公孙弘从小克服家中困难,坚持刻苦学习,靠掌握的丰厚知识获得工作机会的精神;但是,对于他因明哲保身、心胸狭窄而运用的不择手段,应该坚决批判,并且引以为戒。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诣、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要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皇帝,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啊。荆轲刺杀嬴政,秦王绕柱走,嬴政拔出长剑,一...
原创 浅... 元朝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拥有的疆域面积是前所未有的广阔,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
原创 1... 前言: “既然怎么都打不过解放军,那我们就跑去缅甸吧”。 1949年8月11日,国民党溃败,宋希濂紧...
原创 取...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这一决定标志着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刚刚称帝83天的袁世...
原创 张... 众所周知,张仪与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两位纵横大家,他们又都是鬼谷子先生门下的高徒。但有关他俩谁先出道,却...
在家乡“寻宝”的人|视界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东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迈开新步伐。 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全面...
原创 晚... 说起晚清第一名臣,张之洞当之无愧,他仕途坦荡,曾任职两广总督,光绪年间,他重视教育,兴办洋务。 不仅...
原创 唐... 唐朝抑制土地兼并的改革主要有均田制、两税法等,但最终都未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均...
原创 张... 学五千年华夏历史,品个中百味人生;知天命,学古鉴今。本文为苏苏鉴史原创,感谢大家点赞、支持、关注! ...
原创 邓... 1979年, 邓小平 受邀携妻子与要员,展开了一场难忘的访美之旅。 一行人乘专机横跨太平洋,远赴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