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一生走南闯北,却不愿再踏足这两个地方,这是为何?
创始人
2025-08-18 18:05:38
0

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一路艰难险阻历尽磨难,带着人民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无疑是最高的评价。主席这一生去过无数的地方,他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很是热爱。新中国成立后,主席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回顾年轻时去过的这些地方,可有两个地方主席却从未踏入,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主席为何不愿意踏入这些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不愿再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故宫。故宫是至今为止现存最大的古建筑,可以说是时代留下的最大遗产,时常出现在清朝电视剧中。但其实仔细了解下历史的话,就会知道,故宫起源于明朝时期。当年朱棣抢夺皇位后整日惴惴不安,毕竟皇位是他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朱棣胸无点墨,边防的少数民族打算发起战争抢夺地盘,所以朱棣害怕的不行,即刻下令把首都迁往北京。为了显现出自己的高贵,他又命人修建两人一座皇宫,于是这就有了故宫的诞生。

在此之后朝代的更新替代,故宫经历波折又再次翻修。清朝之后,皇帝为了保护这座浩瀚的宫殿,又再次下令修建了围城,这又有了我们如今的天安门城楼。可之后随着清政府的衰败,战争的爆发,敌人的烧杀抢掠,故宫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家似乎遗忘了这座历史遗留下来的宫殿。即便战争结束,可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根本拿不出时间和精力翻新故宫,所以一直搁浅到新中国成立后,故宫才被大家伙想起,那还是因为当时北京成为了首都。

政府部门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着手安排修整故宫,在大家伙齐心协力之下,一个崭新的故宫出现在了全国人民面前。那时世人都想去瞻仰一下,可主席却十分不愿意,这让大家伙都想不明白,主席是为什么不愿意去呢?

1954年的时候,主席三次被邀请参观故宫,可却一次都没有进到故宫里,只是绕着周围晃悠了几圈。第一次从神武门转悠到了东华门,第二次在武门城楼转了一圈就原路返回了,第三次也是如此,逛了逛神武门就离开了,可以说是三过楼门而不入啊。这让大家都猜测主席不喜欢故宫,要不然怎么就是不进去呢?

后来主席说出了真实想法,他认为这个地方实在太特殊了,它不仅仅在历史上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痕迹,无论是从哪个时代说起,那毕竟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象征着权利和地位。在以前那个时代,老百姓根本都不能靠近皇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故宫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产物,更是代表着封建王朝。

新中国的成立与封建王朝恰恰相反,它代表着人民一切平等。虽然封建王朝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可主席身在这个位置,不免想的比别人多一些。他觉得他应该起到模范作用,带头告诉人民要彻底向封建告别,如果自己贸然进入的话,可能会给有些人留下不好的想法,觉得主席也是“皇帝”,说的话是不容反驳的,所以主席做出了不踏入故宫的决定,更是拒绝了要把办公地方换到故宫的提议。目的就是为了向世人证明,我们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老百姓自己可以当家做主。不得不说主席真是良苦用心。

除了故宫以外,主席从不踏入的第二个地方就是黄山。我们都知道,主席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热衷于观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当闲暇之时,主席总是会去到各处游玩。抗战时期事务众多,主席忙得脱不开身就很少出去。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便总是会出去逛一逛。

1954年主席在安徽地区考察民情,这次出行的工作人员里有张志中将军,恰巧火车会经过张志中的家乡,主席便提议下车逛逛,张志中开心的答应了。主席能来到自己的家乡,那简直就是蓬荜生辉啊,张志中便想着尽下地主之谊,提出带主席去爬黄山。黄山属于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也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景区。主席听了很是感兴趣,便答应前往。可没想到,张志中安排了一大堆百姓夹道欢迎自己,如此兴师动众让主席脸色很不好看。可当时有那么多人在现场,而且张志中也是出于好心,毕竟张志中曾经是蒋介石的部下,见惯了蒋介石的兴师动众,对于这种事情习以为常,主席想了想便也没说什么。

就这样,主席跟着张志中上了黄山,可这路越走越不对劲,根本没有修建游客走的道路。于是主席便问道,黄山如此陡峭上面有路吗,张志中也是如实回答:“黄山还没有被人们完全开发,所以一会我会安排人把您抬上去。”主席听后立马拒绝了,张志中很是不理解,毕竟以前跟随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也总是喜欢爬山,还很少自己走路,总是安排手下抬轿把自己抬上去。张志中还想劝几句,主席却说:“路不通就算了,我不能骑在人民的头上看风景。”这番话让张志中醒悟了过来,自此之后,黄山也永久取消了抬人上山的设备。

大家深受主席影响,不论爬山多累都不会以权谋私,遗憾的是黄山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修好,自此主席也没有再去过了。1960年,主席又去了丁家山,那时候主席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可他的心态依旧保持的和年轻人一样,他还是喜欢挑战一些,自己没有做的的事情。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提出让人背着他上山,这样也能看到想看的风景,还比较保险。可主席非常执拗,硬是要靠自己的双腿走上去。没办法工作人员只好给他找来一根竹子,拿来当拐杖用,还能省点力气以防摔倒。

主席很是喜欢这根竹拐杖,询问后得知这是当地老乡给的,主席再三确认工作人员给钱后,这才放心拿着它上山,主席在此之后也并没有扔掉它。在后来很多场景下,主席身边总是会出现它的身影。

以上这两个主席从未踏入的地方,让我们究其背后的原因后,更加的对主席感到敬佩,让我们的心里更加的尊敬和爱戴主席。不进故宫是对自己的警醒,用这样的方式把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枷锁。不进黄山则体现了主席对人民的态度,人人平等是应该的,不应站在高处觉得一切理所应当。主席的精神和思想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铭记,虽然主席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样貌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欢迎到评论区留言,下期见。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自驾激情邂逅清凉秘境:2025... 2025年8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25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绵阳站正式启幕。这项国家级赛事自2018年...
原创 3... 满清统治3亿汉人276年,为何无人反抗?一个曾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一支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是如何...
山西昔阳钟村墓地在列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夏商周...
原创 《...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所描绘的北宋风云画卷里,诸多人物的身份与命运如隐匿于迷雾之中的丝线,相互交织且暗...
原创 曹... #深度好文计划#在古代中国,流传着曹丕观两头牛争斗的趣闻。曹植巧妙地在诗中避而不谈“牛”字,却铸就了...
上个世纪日本房价暴跌,日本人悟... 说起日本的房价,那真是世界房产史上的一段传奇,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地区会有跨度如此之长的房价下跌记录——...
原创 成... 面对安答札木合率军来袭,铁木真马上召集军将,认真研究和商议应对札木合十三路进攻之策。博尔术进言道:“...
原创 十... 来源:《耿飚将军研究会》 耿飚,1909年8月28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严家冲,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各位谋士的排名,大家可能看过不少说法,这是由于排名参照的标准或者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不一样...
原创 6... 这是朝鲜最“白眼狼”的一次。 在朝鲜最危难之际,我国果断抗美援朝。 然而60年代末我国身处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