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军中战神,无冕元帅!当战争程度险恶,战况危急,甚至战场中传出他的死讯,所有人都以为他牺牲了,他却总可以利用出色的军事才能,叱咤战场凯旋归来!
毛主席晚年评价他是个“人才、将才、帅才”,多方面的肯定了他拥有的才能,并且在中国军队中始终流传着他的经典战役“传说”,而他也是公认的军中无可匹敌的最强战将!
他戎马一生为国为民征战沙场,从不言弃,更不言败,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为中国的抗战历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终在1955年中南海全国授衔仪式当中,被授予了大将的军衔,并且是全场第一位出场的将军,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
粟裕是一个老革命,1926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就凭借优异的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之后的粟裕,便开启了他传奇的革命生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新中国的“无冕元帅”粟裕的传奇故事。粟裕其人
粟裕,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的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之中,家中拥有30亩的田地。
父亲还是清朝末年秀才,望子成龙的是每一个父母的心声,于是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源,从小就让粟裕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6岁入私塾,9岁上国民学校,11岁上私立小学,但粟裕却并没有向父母期待的那样喜欢“文职”,小时候的粟裕是经常调皮捣蛋,给父母同了不少篓子,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调皮的多了。
越长大粟裕就越沉稳,沉稳之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他性格还越发的细腻,这为参加革命抗战之后的粟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17岁的时候因为错过了考试日期所以进入了长德中学就读,在18岁凭借多年来的努力,成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常德第二师范大学就学,领导了多场学生运动。
那一年是1925年,粟裕第一次经历了身边人被残害,粟裕也被秘密安排进入到了叶挺带领的24师部队,而这之后粟裕的传奇生涯就开始了!参加革命!为国而战!
1927年入党之后,粟裕便担任警卫队班长,参加了南昌起义,领导了南昌起义重要的一部分,尽管粟裕没有上过军校,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什么军事理论知识。
但是粟裕确是凭借沉稳细腻的性格,还有卓越的军事天赋,经常洞察整个战场,将战局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根据战局的变化,来用兵,因此成为了常胜将军。
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打下了多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战役,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和陈毅的功绩无人匹敌。
而粟裕将军真正被中央看到的战役,是1940年10月的黄桥决战,那场战役在粟裕的指挥下,甚至消灭的敌人比粟裕自己所带的兵力还要多,传到毛主席那里后,毛主席指着粟裕的名字,表示:“此人若成长起来,方可指挥四五十万兵力。”
果然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大将之才,终于显露出来。
1946年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的三万兵力,与十二万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战役,凭借粟裕沉着冷静的性格,犀利作战的指挥方式,利用“击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案,最终三万战十二万。
从宣泰开始经过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到如黄路等地,一路上歼灭敌人五万三千余人!并且还是国民党军装备的装备还是清一色的美军装备的情况下,进行了七次战役,造就了赫赫有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
这场战役成为了整个中国战争历史当中少有的以少胜多战役,在解放战争初期做出了巨大贡献,加速了整个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但是这场战役本来是“不存在的战役”,因为当时的毛主席主张是让粟裕司令“出击淮南,施行外线作战”。
而粟裕认为当时的情况不必急于外线作战,而是先在苏中进行几次战役之后,再转向外线作战,这样一番我军“敌强我弱,诱敌深入”作战方案的想法,中央经过一番商榷之后,最终采用了粟裕的方案。
经过粟裕回忆,打“苏中战役”这一战的时候,军委告诉粟裕,我们要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
朱老总评价粟裕此战:“打得好,给整个战局开了个好头!”,林总更是看着粟裕“苏中七战七捷”的战报在屋子中津津有味的琢磨了两天向着刘亚楼说道:“这个粟裕!净打神仙仗,这个换我来我都不敢下决心。”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重大战役还有很多,比如宿北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之战等等,还有很多,粟裕几乎每打一场仗就会得到各位老总还有毛主席的夸赞,在中央的“口碑”极好。
淮海战役,更是让粟裕直接成为军队中的传奇人物,一场场“神仙仗”奠定了粟裕“战神”的地位。
甚至到了抗美援朝前期,毛主席还找过粟裕,想要让粟裕担任抗美援朝总指挥,但是粟裕将军当年旧疾复发,最后实在由于身体状况无法支撑,毛主席才亲自写信告诉粟裕“安心休息”。结语
以粟裕的功绩,成为一名元帅完全有资格的,但是最终粟裕并没有成为元帅,而是成为了一名大将,成为了一名在一千多位开国将军中排第一的开国将军,可见其功绩和地位。
坊间流传,在所有人都在往上爬的时候,粟裕曾辞元帅职务,但是在授予军衔的时候,毛主席认为粟裕为大才,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确认其为大将,并强调是“第一位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