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国号的来源,你知道吗
创始人
2025-08-18 15:34:49
0

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战国以及历朝历代各国均有自己的国号,大小几百多个。但 2000 多年过去了,能让中国人一听就心潮澎湃的也就那么几个,首当其冲的便是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依然振聋发聩。

但喜欢历史的您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秦国建立时为何选择“秦”为国号呢?仅仅是因为下面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吗?

话说西周时期,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又为舜帝驯服鸟兽,被舜帝赐“嬴”姓的伯益,他有一个后代叫作“非子”,非子因为替当时的周孝王姬辟方养马有功,被封到秦邑,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曰号“嬴秦”,秦非子就是秦国的始封君。

这是公元前 9 世纪的故事,虽然大家都说这便是秦国的由来,可仔细一琢磨,似乎并没有讲清楚。比如,秦邑的“秦”又是因何得名呢?

东汉时期有个人叫许慎,他在秦朝灭亡后不久,专门在他编撰的《说文解字•禾部》中解释说:“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意思是秦邑这块地很适合种禾,也就是说秦很可能最初是一种禾苗的名称。

那么许慎说的对不对呢?从东亚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也就是距今 3 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甲骨文中的“秦”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左右是两只手,中间是一个中午的“午”,而中午的“午”就是“杵”的初文,是一种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石臼里捣粮食用的。

而下半部分是重点,两个“禾”字,那两个“禾”合起来,这个字读“秝(lì)”,这里指禾谷,所以甲骨文的“秦”字像双手持木杵舂禾谷之形。

那么作为“秦”字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个“禾”到底是什么植物呢?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先秦常种植的植物无外乎粟、黍、稻、麦、菽,禾一般指的就是粟,金黄色的小米。但这个说法史料上找不到证据。

《史记》上只说“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也就是说非子善于养马,主要活动和畜牧有关,这是有记载的,但当时他种的是什么东西没有被详细记录。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禾”是一种植物,不是普通的粟、黍、稻、麦、菽,而是一种很独特的草谷类植物,被称之为“秦谷”。

一般甲骨文里的“禾”只有一个,但是“秦”字的甲骨文里确有两个“禾”,大有玄机。

例如,由“秦”引出的汉字“蓁”,往往指杂乱丛生的草木,如蓁莽荒秽。“榛”常用来形容草木茂密,如草木榛榛等,本意都含有丛生积聚之意。

由此我们可以倒推,最初甲骨文的“秦”字当中的两棵植物,可能意在形容它生长的密植丛生、谷穗朝天,有点像茂密生长的杂草。这和我们已知的粟、黍、稻、麦、菽等农作物耕作时需要错落有致,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隙,骨穗下垂生长的特征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有没有这种可能?非子当时很善于种植这种唤作“秦谷”的植物,将它引入到了周孝王让他养马的这个地方,因为马匹吃了非子种植的“秦谷”,才能毛色光亮、龙精虎猛、数量暴增,才为周孝王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战场上如同坦克般碾压对手,为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由此,小小弼马温嬴非子才得到了周王的赏识,获得了封地,成为了附庸。为了纪念这一发家之缘,所封之地才被称作“秦地”。

而“秦地”当时只是巴掌大的附庸,称不上一个国家。大概是 100 多年之后,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所灭。其子,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周孝王次世孙,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阳,当时附庸之地“秦地”的当家人,西垂大夫赢开,押宝成功。别的诸侯对周平王见死不救的时候,他东出千里出兵护送。周平王非常感激,马上颁旨封他为诸侯,嬴开摇身一变成了秦襄公。

从此开始,“秦”才正式升级为国号,成了真正的诸侯,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你还想了解哪个国号或姓氏的来源,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全民赛道,全场好玩!比亚迪全地...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全...
原创 张... 1930年12月,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大破国民党军第18师,全师9000余人片甲不返。如此辉煌的...
这些照片,再现毛泽东的江西足迹 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毛泽东的一生与江西结下了深厚情缘,在新中国...
原创 明... 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都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火器装备在当时堪称强大。然而,一直被认为坚不可摧的明朝,在清军...
原创 存... 楔子 韩愈(768—824),字退之,又称韩昌黎,大唐官员、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名人,唐代古文运动的...
原创 明...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行刺皇帝一直都是一项危险至极的任务。这样的行动往往会迎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原创 秘... 秘密特工卧底10年,赴台潜伏不料被自己人俘虏,只好终止任务! 文/历史老照片的故事 《潜伏》是谍战片...
原创 唯... 自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缔结以后,日本和中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日本对华态度的转变,形成了日本...
原创 这... 这首唐诗结尾两句实在太出彩了,以至于人们真的相信“如有神助” 唐代,诗歌之所以繁荣,有一个一点儿都不...
原创 毛... 1974年,晚年的毛主席乘车路过天安门,趴在车窗上,看着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忍不住发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