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唯一一位访华日本天皇,迎宾宴上要求撤下一道菜,中方为何拒绝?
创始人
2025-08-18 17:03:24
0

自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缔结以后,日本和中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日本对华态度的转变,形成了日本天皇访问中国的契机,

明仁成为了首位访问中国的天皇

,在他访华期间,却发生了一件

特别的事

历史性的一刻

1992年10月24日

,明仁天皇来访中国,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会见了明仁天皇,这是

日本天皇首次访问中国

,也是首次访问亚洲国家。

这次访问,明仁天皇也受到了中国领导人和人民的欢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

杨尚昆

同志,发表了讲话,充分展示了

中国人民博大的胸怀

“近代历史上中日关系曾经有过一段不幸的时期,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苦难。”

“但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教训,在《中日友好条约》的基础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和日本保持长期稳定睦邻合作的关系。”

“这是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只要我们信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各项原则,不断努力,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晚宴的骚动

紧接着,天皇夫妇受邀参加欢迎晚宴。现场其乐融融,但却发生了一件事,引起了天皇护卫队的

一阵骚动

天皇的护卫员在检查晚宴流程时,在菜单里,发现了一道

“不同寻常”的菜

阳澄湖大闸蟹

这道菜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呢?

原来,日本人对吃饭这件事,是十分讲究的。

他们觉得,

日本天皇在中国宴会上大吃特吃大闸蟹的场面,十分的滑稽

,尤其是大闸蟹的外壳是需要亲手剥开的。

这对于

号称“礼仪之国”

的日本,尤其是日本的象征--天皇是

有损形象

的一件事。

日本人吃饭都讲究一个礼仪,普通日本人去餐厅吃饭同服务员讲话,每句话前面都要加上“

抱歉、对不起、麻烦了

”,就连喝汤都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就是

对人的不尊重

可见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

礼节性

的国家,那么作为日本国家象征的日本天皇,在出席国外活动时,更不可以直接上手剥大闸蟹。

于是日本方面直接对中方负责人要求,

撤下这道大闸蟹

,原因是天皇夫妇吃这道菜时不方便。

这下轮到中方负责人懵了,这是什么无理的要求,第一次听说不能吃大闸蟹的。

可本着大国

有容乃大的心胸

,中方负责人还是到厨房,和厨师长商量,换下大闸蟹,改做其他菜品。

厨师长也很迷惑,难道是

日本方面怀疑中方下毒

?可是也不能单单就怀疑一道菜吧?

于是厨师长就询问是因为什么原因,听完后哈哈大笑,说道:

“没问题,我负责搞定,你们去直接拒绝他们的要求。”

就这样,中方负责人直接回绝了更换大闸蟹的要求,正当日本人不解的时候,大闸蟹端了上来。

原来,

厨师长直接把螃蟹开壳了,蟹肉蟹黄全部剃好,还贴心地附上了勺子,让天皇夫妇舀着吃

一场虚惊就这样被化解了,

晚宴完美结束

,天皇夫妇也回到下榻酒店,准备明天的行程。

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天里,明仁天皇夫妇参观了中华文化古迹,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游览了故宫博物院,来到了西安大雁塔,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找到了自己年号“平成”的由来。

“地平天成”

,当他在碑文中寻找到这四个字时,开心地表示:

今天亲眼见到了在日本非常有名的西安碑林,真是太好了。

热爱和平的天皇

作为裕仁天皇的儿子,明仁天皇却完全没有其父亲那样尚武,出生于战争结束阶段的明仁,从小就亲身经历了美军飞机对东京的猛烈轰炸,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这就造成了他

对战争刻骨铭心的恐惧和憎恶

,从而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

“深刻反省”

,对战争的反对和对和平的坚持。

他在位期间,一直维护日本宪法和平主义的原则,在国内“修宪”还是“护宪”的斗争中

坚持“护宪”

,从而与试图“修宪”的右翼势力划清了界限。

自1989年明仁天皇继位后,进一步扩大了

“皇室外交”

,每年都会访问各国,1992年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亚洲国家的日本天皇。

一方面

明仁天皇的出访,要经过日本内阁的批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日本政府的外交战略

另一方面,明仁天皇

个人长期倡导和平,维护日本宪法,真诚面对历史

,这都是明仁天皇访问中国的原因。

明仁天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对偏离日本宪法和平主义原则、损害“日本坚持和平发展”这个中日关系“基石”的政治倾向和势力形成了重要牵制,对

长期改善和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

发挥了独特作用。

敬人者人恒敬之

明仁天皇对中国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尊重,是中国人民可以接受他来访中国的原因。

尊重中华文明对日本传承的历史

。明仁天皇珍视着与日本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史的中国关系,存在于日本社会的中华文化传统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他认为同其他国家的关系相比,

日本同中国的关系非比寻常

。虽然隔着浩瀚的海洋,但却是“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也绕不过中国。

日本的文化也深深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自汉朝开始中日就已经有着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字,服饰,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痕迹。

随着日本文明的逐渐独立,日本文明和中国文明一起促进着亚洲文明的发展。共同的文化渊源,成为了两国之间的纽带。

这种文化因素,成为明仁可以代表日本推动中日关系的主要动力,也是他一直希望亲自到访中国的重要原因。

对历史事实的正视,不篡改,不否认,

也是明仁天皇来到中国可以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他继任天皇之前,就不止一次地表示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深刻反省”。

1992年10月23日,明仁天皇第一次到访中国,他在当晚中国领导人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就日本侵华历史郑重表示悔恨。

“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中,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

我们不能曲解说这段话是他为首次访华所特意准备的,因为他是第一个来到中国领土说这番话的人。

正是由于明仁天皇个人的独特经历,和直面历史的正确态度,才会受到我国领导人和人民的欢迎。

27日晚,明仁天皇夫妇结束了中国行的最后一站--上海,在上海外滩,天皇夫妇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夹道欢送,第二天,俩人就搭专机,返回了日本。

这件事在日本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日本报纸发表社论称:

天皇的致词表达了大多数日本人的心情,希望这种心情能够成为日中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石,缩短日中两国人民的心里距离。

明仁作为第一个访华的日本天皇,他的举动,无疑对

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具有深远的历史性意义。促进了中日两国的关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在此次接待日本天皇中也展现出大国胸襟,大国礼仪。在这个“和谐共存”的新时代,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的那样: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唐年间,一对落第书生去京城门口的凤翔府游玩。凤翔从事请他们吃饭,席间拿出骰子说:“如果我掷出堂印(...
九旬高龄许倬云出版学术著作集 “形塑中国、熔铸华夏”,《许倬云学术著作集》分享会日前在三联韬奋中心美术馆店举行,考古学家许宏,历史...
喜报!临沂市在首届全国青少年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其峰 2025年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举...
原创 让... 从上古的时候,人类发明了用贝壳进行交易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价值观,而在古代的时候,最常见...
原创 毛... 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一路艰难险阻历尽磨难,带着人民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毛...
原创 赵... 在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在对待三位嫂子的问题上,赵光义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赵匡胤...
原创 杀... 无论是《三国演义》小说还是电视剧中,吕蒙都是因“七窍流血”而死的,《三国志》中,吕蒙因疾病而死,因此...
原创 明... 前言 对于魏延的评价,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他天生反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实际...
纪念沈钧儒诞辰150周年 沈钧... 杭州12月26日电 (郭其钰)为纪念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诞辰150周年,12月26日,沈钧儒历史资料陈...
影响中国的百场战役(五)——长... 公元前684年,鲁国的北境传来急报:齐国军队渡过济水,直逼长勺(今山东莱芜一带)。大敌当前,鲁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