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广终生未被封侯,到底冤不冤?他应该去问问通使西域的张骞
创始人
2025-08-18 07:32:59
0

李广的事迹家喻户晓,他悲情的一生赚足了历朝历代人民的同情分。而作为大汉帝国的三朝老臣,又是边疆名将,终其一生未能被封侯,实在让人唏嘘。

有人说他政治智商低下,七国之乱时不该接受梁王的将军印;也有人说他处处被卫青压制,漠北之战时,临阵调换位置,导致他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当然还有那个高高在上的汉武帝,他觉得李广命不好,让卫青谨慎使用。不管是李广自身的问题,还是被汉武帝、卫青所针对,他一直到死都觉得此乃天意,实属命运不济。李广为将四十年,历经大小七十余战,虽谈不上战绩斐然,也不是寸功未立。他真的没有自救的机会了吗?有!如果他能问问通使西域的张骞,大漠的生存之道,或许事情就会迎来转机了。

1、张骞跟随卫青出征,一战封侯,李广应该好好总结一下

张骞通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然而,他最初却是以联合月氏国,共同攻打匈奴为目的。出使西域的过程也非常不顺利,月氏没联合上,还被单于强留大漠十三载,甚至还娶妻生子。虽然军事上的目的没有达到,可他对匈奴的地貌、风土人情已了然于胸。也正是这项技能,让其在回归大汉后迅速地建功立业成为可能。

汉武帝元朔六年,张骞随同卫青一起征讨匈奴。因为丰富的大漠生存经验,做起了军队向导,哪里有水草,哪里可以安营扎寨,哪里有匈奴人居住的迹象,这些使得卫青的部队诸事顺利,大胜而归。张骞也因此一战被封为博望侯。所谓同人不同命,李广数次随同卫青一起出征,都捞不到战功。如果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卫青打压他。但次次是这种局面,就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了。

李广作战勇敢,这毋庸置疑。可在茫茫大漠中行军打仗,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匈奴主力从而歼灭;如何不迷失道路从而遗失战机;如何有的放矢地制订进攻策略从而不被匈奴包围。可以说,李广屡屡出征未有军功,都离不开上述三种情况的困扰。而张骞由于长期生活在大漠,精于此道。知已各彼,才能百战百胜。李广身边有一位这么好的匈奴向导,在他身上就没学到些什么吗?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无法得知李广和张骞有没有私下交流过。但是,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却有迹可循:他根本没把这个张骞放在眼里!

2、李广与张骞一起出征,轻骑冒进,被匈奴包围

元狩二年,张骞率一万将骑、李广率四千将骑同时从右北平出发,分两路合击匈奴。从这里可以看出,张骞和李广的部队在同一个地方驻军,他们私下应该有足够多的时间一起去研究战法和策略。然而,当大军开拔后,李广大军率先遭遇匈奴。而且,他们是被四万匈奴骑兵包围!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的记载“广军士皆恐。”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广大军并不是有针对性地找到了匈奴主力,很可能是因为道路不熟,误打误撞闯进了匈奴的包围圈。除此之外,张骞是个匈奴通,以他对匈奴人的了解尚且无法先找到其主力,李广多半是凭着勇猛,轻兵冒进,才有了这个结果。

两路大军出征前,势必会做一些战前部署,比如协同作战、调度安排、指挥权等问题。根据张骞和李广所统领部队的人马来看,战役指挥肯定以张骞为主。而李广这么快地掉入匈奴人的包围圈,显然没重视张骞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战前准备工作,这一点他就没法和霍去病相比。霍去病也喜欢轻骑冒进,可每次都能主动找到匈奴主力且斩获颇丰。这说明李广在战前准备工作方面做得实在不到位。

李广作战的特点就是“艺高人胆大”,这虽说是优点,但也很致命。他的射箭之术,名扬天下。每每等到敌人骑兵已至自己十步以内,才张弓搭箭。作为一名主将,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如此险境中,逞匹夫之勇,这不但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所率将士不负责任。另外,张骞虽说能率大军出征,但本质上讲,不是纯粹的武将。那么,他必然得不到李广的尊敬。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迷路错失战机,被卫青问责,一想到要面对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小吏,他宁可死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侮辱。

李广最后通过自杀的方式结束了悲剧的一生。看看其四十年的战斗生涯,并不是没有被封侯的机会。纵然文、景二帝时期战事鲜有,纵然武帝时期不受重用,哪怕他做好一个细节,抓住一个机会,历史可能都会改变。就像从西域归来的张骞,如果他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些什么,或许……

【参考书籍】: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你可以不知道中国古代有多少皇帝,但你身边肯定有姓张的朋友。但是奇怪的是,作为大姓的张姓中,却极少出现...
原创 特... 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始于1904年,当时美国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执政。修建这条水道,是为了在大西洋和太平...
原创 因... 1978年,一个名叫德克·卜德的美国教授在参观完西安碑林博物馆后,向中方提出严重抗议:你们的“昭陵二...
原创 如... 黄永胜晚年时,有人问他:“你和周总理共事那么多年,你如何评价他?” 黄永胜略一思索,回答道:“周总理...
原创 湖... 2002年6月,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古的一口古井成为考古学家们的宝库,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一批珍贵的秦朝竹...
原创 同...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唐太宗和汉高祖刘邦都被誉为杰出的皇帝,堪称千古一帝。然而,他们对待功臣的方式却...
原创 吕... 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掌握了大汉的天下。而吕后掌控朝堂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诛杀刘邦宠妃戚夫人。不过令人...
原创 西...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
历史是一面镜子:揭开“飞天”与... 揭示“飞天”和“葵花”茅台酒商标之谜, 既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 也是茅台文化的哲学秘密。 文丨赵敏...
马克思致信恩格斯:圣诞到了,给... 马克思致信恩格斯 来源 | 社会学理论大缸 书信原文 1853年:马克思致恩格斯—— 你愿不愿意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