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最后,老蒋败走台湾,解放军攻进其老家,皆欲挖其祖坟以泄恨,最后却被毛主席发令化解,从中,不仅能看出毛主席个人之胸襟,亦能窥见党之磊落风范。
这件事情背后反映了些什么呢?
蒋介石三挖毛主席祖坟
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命运交叉,其实要从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说起,此时两人已经站在各自的阵营,不过为了铲除军阀,两党握手言和,站在了一起。
两人并不知道,彼此之间的命运会有那么响亮的交锋。
后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担任校长,毛主席则是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部长,一文一武,可谓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
毛主席的老家在湖南韶山,家中祖坟则在滴水洞旁的虎歇坪,南有龙头山,西有牛形山,北是黄峰山,东面则是韶山水库,正是三面环山,青翠秀丽,一面临水,深幽清雅。
毛主席曾经说过是因为家中祖父深信风水,所以把祖坟安置在了那里。不过他本人是不怎么信这些东西的,在他看来,只有封建的人才会对此深信不疑。
不过其他人显然不会这么想。蒋介石久闻毛主席大名,但是早就在心里不服气,在他心里,农民出身的毛主席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所以从土地革命到长征期间,再到抗日战争结束,在经过了一系列斗争之后,尽管蒋介石已经亲自领略了毛主席的厉害之处,但是依旧认为自己的失败“非战之罪也”。
那是什么原因呢?
蒋介石将之归于毛主席的运气好,进一步讲,就是毛主席家祖坟的风水不错。只要破坏毛家祖坟,就能断绝毛主席作战的运气,这成为了蒋介石深深的执念。
在革命战争期间,毛主席带领着共产党人,打造出已成燎原之势的红军队伍,所到之处,令国民党军队头疼不已。
湖南军阀何键接连数次被毛主席带的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很是狼狈。
在蒋介石的默许下,何健听从了一个风水先生的建议,让自己的副官带着人去韶山挖毛氏祖坟,企图破坏所谓的风水运脉。
不过毛氏的族人们事先听到了风声,于是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方面将每个祖坟的墓碑掀倒了埋在地里,又将坟堆摊平,再用大块的草皮随意盖上,把坟就地掩藏。
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滴水洞山高林深的地理优势,在副官带着人来挖坟之时,假装围攻野猪,在山上纷纷放铳、放炮竹,混淆视听。
就这样,一群人进山挖坟之时,听到到处都是炮仗轰轰之声,场面混乱。于是副官带着人胡乱挖了几个当地旧地主的坟墓,匆匆了事后便回去跟何健交差了。
谁知道,此后几次大规模围剿,蒋介石还是屡战屡败,一再失利。
长征结束后,蒋介石又再次派遣何健去挖毛氏祖坟,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抗战结束后又继续蠢蠢欲动,撕毁了会议协定,爆发了内战。
后来国民党几百万大军,被解放军队伍一路追击,节节败退。蒋介石挖坟之心未死,又打起了毛氏祖坟的主意,于是派遣手下白崇禧去挖。
毛主席听说蒋介石派人去挖了自己家的祖坟以后,非常生气。虽然他本人并不相信什么风水命运之类的说法,但是在中国传统宗法观念下,祖坟是先人的安息之所在,挖人祖坟,便是扰先祖不安,是对祖先的不敬。
所以毛主席当时很生气地说了一句:“蒋介石挖我祖坟,这是失民心,失民心失天下。”
蒋介石败退台湾,拜别祖坟
蒋介石之所以如此嚣张,显然是因为对自己逐鹿中原有着必胜的把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手下的精兵强将们都被解放军战士四处围堵截杀,最终犹如丧家之犬四处逃散。
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攻破并解放了南京,这宣布了蒋介石国民集团的溃败。蒋介石不得不计划逃往台湾。
不过,蒋介石骨子里到底是一个中国人,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家乡。虽然屡次三番派人挖毛氏祖坟,但是他却无比看重自己家祖坟的安好。
蒋介石的老家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溪口镇,在抗日战争期间,奉化也曾经沦陷。侵占奉化之后,因为蒋介石位高权重,日军便想要在后方给他一击,于是便交给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傅式说一个任务——去挖蒋氏祖坟。
不过傅式说是一个具有传统观念的中国文人,他认为挖人祖坟是丧尽天良、极损德行的坏事,所以阳奉阴违,并没有真的去做。
另一边,蒋介石十分担心日军对自己家的祖坟做出破坏,也有派人偷偷去查,得知傅式说将祖坟保护得很好后,便记住了这个恩情。
在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了报答傅式说,便给了他一个“护坟有功”的名衔。蒋介石对祖坟之重视,可见一斑。
就在撤离大陆之前,虽然情势危急,但蒋介石还是特意回了一趟老家。那天,蒋介石身着一身便装,和夫人宋美龄、儿子蒋经国一起乘坐一辆吉普车,前往祖坟所在地。
在这里,埋葬着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蒋介石对母亲十分孝顺,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也十分感激。此时此刻,若可以的话,他甚至想把母亲的坟墓一起迁到台湾去。
在两军交锋时威严逼人的堂堂蒋委员长,此刻却只是一个在母亲坟前痛哭的孝子。这也难怪,自己之前为了逞一时之威风,泄一时之私恨,前后三次派人挖了毛氏的祖坟,恐怕毛主席不记恨是不可能的。
目下自己带着亲人可以躲到台湾,虽然日后仍想卷土重来,但母亲的坟墓不能带走,等于是将之送入解放军之手掌。一想到自己走后不知还能否有再回来之日,会不会有人再帮自己保护祖坟,蒋介石就忍不住痛哭流涕。
旁边的人都在催促着赶紧离开,蒋介石擦了擦眼泪,最终不舍地离开了这块魂牵梦萦之地。
毛主席阻止挖蒋氏祖坟
蒋介石前脚刚走,解放军随之而来。很快,解放军第21军61师占领解放了奉化县,城内国民党的残余军团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战士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蒋家的祖坟所在地并将之包围。毕竟当初蒋介石先挖毛氏祖坟在先,天下人皆斥骂之。
此时大家跃跃欲试,都想挖了蒋氏祖坟以泄恨。
然而队伍内部却有了不同意见,有战士认为,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在为毛主席报仇雪恨,队伍中的连长张震也持此意见,他认为这个坟必须挖开,并且让大家先去百姓家中借些锄头铲子,等待挖坟的命令。
不过也有人认为不能挖,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谭震听说了之后也跑来劝阻,说不能学习蒋介石的恶劣行为,结果被大家质问是不是想要保护蒋介石。
两边一时僵持不下,争执声此起彼伏,大有动手之仗势,场面一度混乱。事关重大,大家只好一致同意先请示毛主席的命令,于是团长上报粟裕。粟裕听说了这件事后,连忙下令阻止,并宣布了中央事先给自己的命令。
原来,就在进攻奉化之前,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总司令等人已经就解放军占领奉化后可能对蒋介石祖坟以及家产做出的行为做了预判。
周恩来仔细斟酌了一番,蒋介石之前确实干了不少坏事,激起大家的愤恨很正常,战士们想要挖祖坟以报仇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共产党总归与国民党不一样,不挖也有不挖的道理。
听了周恩来的陈说后,毛主席十分赞同。在毛主席看来,大家打仗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挖人祖坟有损党之形象,也会有失于民心,所以这个坟不该挖。
于是毛主席拟定了电报告诉粟裕,军队不能动蒋家的祖坟,不仅如此,还要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对其进行专门保护。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特别提到军队进入奉化之后,不能破坏蒋介石家的住宅、祠堂及其它建筑物。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也要注意保护宁波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
粟裕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打心底里十分佩服毛主席的胸襟。毕竟,除了被蒋介石三挖祖坟以外,毛主席还有许多直系亲属是直接被国民党杀害的,其中就包括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
而此时毛主席却能够摈弃个人仇怨,以德报怨,从党和国家利益出发,体现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广大胸襟。
眼见战士们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粟裕当即以军管会的名义发布了公告,要求保护蒋介石的家产和祖坟,在蒋介石家里发现的所有财物都要严格清点,如数上交,并贴上封条,不得走样。
全军上下认真执行了这一命令,由于地理位置方便,解放军有一次驻扎在蒋介石的一处房子里面。
当时房间地上铺的都是名贵的地毯,而解放军战士们为了避免弄脏损坏地毯,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都会把地毯卷起来,第二天再恢复原样,十分谨慎。
对蒋氏祖坟和故居的保护
解放战争结束后,在毛主席等共产党人的筹建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另一边,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一直放不下自己家乡的故居和祖坟,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类似于蒋氏祖坟被挖的消息传来,这让他十分焦灼。
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新的政权,虽然国民党主要势力已经败退台湾,但是国内外依然存在不少势力对新政权虎视眈眈,他们都想方设法想要将新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为了给中国共产党制造麻烦,他们采取了不少手段,其中就有制造舆论攻势,重新挑起放大国共两党的矛盾斗争。于是有关蒋介石故乡的报道,便颠倒黑白,传出许多不实之语。
就在五十年代中期,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到一些报道,有人说蒋家在奉化的祖坟和故居家产已经被共产党铲平搜刮殆尽。蒋介石大为震动,连忙让儿子蒋经国调查情况是否属实。
随着谣言愈演愈剧,大陆方面也担心这样会引起海峡两岸的矛盾加剧,不利于祖国统一,于是党中央通过与国民党相熟的曹聚仁先生电令蒋介石,寄去一语:“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也就是说您奉化老家的祖坟房屋都被照顾得好着呢,周边花草树木也还照旧繁盛,一点儿都没遭到破坏。
不过距离遥远,仅凭一面之词,蒋介石也无法全然相信。当时大陆与台湾形势依然严峻,蒋介石再担忧再思念也不可能自己跑回大陆来一睹其实。
这位曹聚仁先生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非常信任的人,在大陆这边也有说得上话的地方,行事比较方便。于是焦急不安的蒋介石便决定派曹聚仁先生去大陆看看自己老家,着重看看祖坟是否安好。
于是在1957年5月,曹聚仁先生专程前往奉化县溪口镇,他住进了蒋介石的住处妙高台,走访了蒋家的房屋住所,包括蒋介石的丰镐房和蒋经国住过的文昌阁,除此之外,他还特地到蒋介石的祖坟“慈庵”扫墓。
一路查访下来,曹聚仁先生可以说是大吃一惊,确如之前共产党所说,蒋家的祖坟和家居产业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每天都有人打扫,非常干净,一看就被保护得非常好。
这不禁让他感叹毛主席胸襟之宽大与共产党之高明。为了完成此行任务,曹聚仁先生是一边观察一边拍照,之后便把所有照片都给在台湾的蒋介石寄了过去。
随照片过去的,还有曹聚仁先生的话语:“尊府院落庭园,整洁如旧,足证当局维护促使之至意”。
据说蒋介石收到曹聚仁先生寄过来的照片和话语之后,心中十分感怀。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和毛主席斗智斗勇,把他当作自己一生之劲敌,说没有畏惧是假的。如果说之前被打败的时候是惧恨的话,那此刻的他心中便是多了几分敬意的。
而对于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来说,老家奉化也有着非常厚重的意义。蒋经国年轻时去苏联留学,回来后便一直住在奉化。而他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在这里,所以离开大陆的他,也一直十分想念这里。
1979年,中共中央拨款三十万元,专门对蒋介石的故居进行修缮和打理,在不久之后的辛亥革命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还特地宣布:“溪口茔墓修复一新,庐山美庐保养如故。”
这里提到的美庐,其实就是蒋介石的故居,1934年建造人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此消息一出,可谓是震惊海内外。大家都不敢相信,面对手下败将,中共中央能够如此大度,不仅没有趁机报仇搞破坏,反而费钱费时精心保护。
为了证明这不是假消息,当时的外交部官员还陪同13名来自世界的知名媒体记者一起参观了经过修缮的溪口茔蒋家祖坟和房屋住宅。
这一场面也被媒体争相报道。在台湾的蒋经国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也同样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对于共产党做的这件好事,他还表示这笔钱应该由自己来出才对。
其实,蒋家人此时对共产党也是有感激之情的吧。蒋经国和父亲蒋介石一样,对毛主席也有敬佩之情,他在文章中还写过自己曾经反复阅读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那一场战事已经过去良久,蒋介石与毛主席两个人也已经相继离世。
在1985年,中共中央又再次拨款两百万元来修缮蒋家故居,这回特地将其打造成了著名景区,允许后人游览。
1996年,蒋家故居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到2017年12月,蒋氏故居入选成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而这一切,都出于当初毛主席的宽阔胸襟,都有赖于中共中央的开明政策。
此时的蒋家祖坟故居,消解了战争中两党对峙的矛盾冲突,成为了国共两党友谊的纽带之一。
所谓伟人,必有不朽之功绩,若有高洁之人格来加持,那光环必定更甚。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兼具功劳与品德之人。若没有当初的开释,便不会有这一段佳话。
逞一时意气容易,守光明之品行却难。也许正是因为有此品格,我党才得天下民心。
参考文献
新华社.2008-04-14
人民网.20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