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一场长达27天,参与人数达7000人之多的超大型会议。在这场重要的会议上,彭真表现得有些“活跃”,倒不是他发言次数多、发言时间长,而是他的发言内容发人深省,让人印象深刻。
彭真性格耿直沉稳,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都十分负责,从不无的放矢。1962年,他当众对毛主席说出惊人之语;可是在1956年的一场同样重要的大会,他为何没做一句话的发言呢?
1956年那场会议,彭真是做好了精心且充足的发言准备。他发言的主题是“群众路线”,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要高度注意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二是如何对待领袖和崇拜的问题。
彭真把发言整理好后,慎重起见,将其送到其他人手上征求意见。大家的看法不约而同都是:这是个好的发言,但是这篇发言的后面一部分,有的人听了是什么感觉?分寸是否恰当,是不是该缩短概括?
彭真很是无奈,自己发言的核心重点就是在后半部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也觉得这些内容“有碍团结、容易刺激”,所以选择了不讲。
但是到6年后的1962年1月18日,彭真就一些错误,点出了毛主席。而他在此次大会上的发言,同上次大会准备发言的基本观点大致相同。
彭真此番犀利的发言,得到了毛主席默许;也就是说,是毛主席自己点自己的名,好让大家能畅所欲言,讲出心里真正的看法——毛主席都觉得有错了、谁还能没有错误呢?
大会前,毛主席跟彭真等人说:“你们的报告把我写成圣人。圣人是没有的,缺点错误都有,只是占多少的问题。不怕讲我的缺点,革命不是一两个人搞的,是我和大家一起搞的。”
彭真在大会上直言不讳:“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上面负责。包括不包括毛主席他们?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
彭真越说越没有顾忌:“现在我们内部有一种倾向,不敢提意见,不敢检讨错误。”他的一番话,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因为种种原因,彭真的发言没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反而被陈伯达质问。
次日,轮到周总理发言,他把责任全往自己身上揽。周总理想要保护彭真,同时也不想损害毛主席的威望。
但陈伯达不依不饶,抓着不放,非要说彭真昨天的发言,是针对毛主席的,是准备检查毛的工作。彭真无法避开,他说自己知道那样讲是不得人心的,但自己的主要意思是为毛主席给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彭真的发言,毛主席后来也作出了回答。毛主席将会议延期,开了个所谓的“出气会”,在1月30日讲话,把错误和责任全部揽过来:直接的有份,间接的也有份。毛主席明确表示:“我不是要向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人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毛主席的发言,赢得了满堂喝彩。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因抓错华侨的事,亲自登门道歉。1943年在延安,康生等人制造出的许多冤假错案,毛主席也是揽过责任,进行了多次当众自我批评。
“我们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检讨,就立即改正。今天,我就是特意来向大家检讨错误的,向大家赔个不是,向大家赔个礼。”
毛主席这番话,在1962年讲也合适。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哪个人没有过错?有了错误却能改正,这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